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8 19: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1 弹力
1.[教材图片题]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练习跳水时,跳板发生了 
 形变,于是产生了  
力,这个力的方向  
。?
2.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
B.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C.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
D.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应用
4.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某一位置,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的示数是  
 N。?
5.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长度成正比
C.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D.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反比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物体加在秤钩上;②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③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④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分度值表示的数值;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  
 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8.实验室里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不受拉力时,它的指针指在如图A所示处,此时示数为  
 N;若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B所示,所测得的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9.一根弹簧原长10
cm,把它挂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
N的拉力竖直向下拉,弹簧长度为12
cm,如果用9.6
N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没有超过测量范围),弹簧长度变为  
 cm。?
10.如图所示,A、B两球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11.如图所示,小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对于该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引起的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引起的
C.小物块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墙壁
12.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13.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位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14.一根弹簧原长14
cm,在它的下端挂0.98
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为15
cm。如果在测量范围内再挂三个同样的钩码,此时弹簧的长度应是(
)
A.12
cm
B.16
cm
C.18
cm
D.14
cm
15.现有长度均为0.1
m的两根弹簧A和B,已知弹簧A和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
N/m和200
N/m(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为了制成一个长度也是0.1
m,劲度系数却为150
N/m的新弹簧,可以分别在弹簧A和B上截取一段,然后将这两段串接成一个弹簧即可。在弹簧A和B上截取的长度分别为(
)
A.0.025
m和0.075
m
B.0.033
m和0.067
m
C.0.050
m和0.050
m
D.0.075
m和0.025
m
1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
(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  
 cm,此时弹簧发生了  
 形变;?
(3)分析图像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7.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也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6
N的钩码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  
 (选填“A”或“B”)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大;?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并列接起来可以制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1 弹力
1.[教材图片题]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练习跳水时,跳板发生了 弹性 形变,于是产生了 弹 力,这个力的方向 向上 。?
2.关于弹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弹力的大小只与形变的程度有关
B.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C.放在桌面上的一根弹簧一定产生了弹力
D.只有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3.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应用
4.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某一位置,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 N,分度值是 0.2 N,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的示数是 1.4 N。?
5.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长度成正比
C.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D.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反比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物体加在秤钩上;②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③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④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分度值表示的数值;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C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 茶杯 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8.实验室里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不受拉力时,它的指针指在如图A所示处,此时示数为 0.4 N;若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B所示,所测得的结果将比实际值偏 大 (选填“大”或“小”)。?
9.一根弹簧原长10
cm,把它挂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
N的拉力竖直向下拉,弹簧长度为12
cm,如果用9.6
N的力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没有超过测量范围),弹簧长度变为 16 cm。?
10.如图所示,A、B两球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B
)
11.如图所示,小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对于该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引起的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引起的
C.小物块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墙壁
12.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D
)
13.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B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位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14.一根弹簧原长14
cm,在它的下端挂0.98
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为15
cm。如果在测量范围内再挂三个同样的钩码,此时弹簧的长度应是(
C
)
A.12
cm
B.16
cm
C.18
cm
D.14
cm
15.现有长度均为0.1
m的两根弹簧A和B,已知弹簧A和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
N/m和200
N/m(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为了制成一个长度也是0.1
m,劲度系数却为150
N/m的新弹簧,可以分别在弹簧A和B上截取一段,然后将这两段串接成一个弹簧即可。在弹簧A和B上截取的长度分别为(
B
)
A.0.025
m和0.075
m
B.0.033
m和0.067
m
C.0.050
m和0.050
m
D.0.075
m和0.025
m
16.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2 cm;?
(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 6 cm,此时弹簧发生了 弹性 形变;?
(3)分析图像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17.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也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6
N的钩码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12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6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弹簧测力计,则用橡皮筋 B (选填“A”或“B”)制成的弹簧测力计量程大;?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A并列接起来可以制成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20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