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复习检测 word版 含答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红楼梦》复习检测 word版 含答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9 08:4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楼梦》复习检测
一、判断题。通读《红楼梦》后,根据原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
2.“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堂金作马”分别是说薛家、史家(
)
3.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下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
)
4.宝玉挨打后,林黛玉第一个到恰红院“探伤”,她托着药丸站着,无声而泣,见宝玉醒来,劝说道:“你从此都改了吧!(
)
5.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恰红院。(
)
6.黛玉见香菱爱读陆游的诗,便告诉她,若是真心想学诗,就应当先熟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诗,然后读《王摩诘全集》,次再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
)
7.在第五十二回中,贾母得了两件上好的俄罗斯氅衣,分别给了宝玉和黛玉。(
)
8.年节将至,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到“荣国府”上租,其中一张单子里还有海参、大对虾、千虾这些东西。这说明贾府的田庄延绵百千里,都达到了海边的渔村了。(
)
9.赵姨娘的弟弟死了,探春按照旧例赏银二十两,遭到赵姨娘的抱怨。(
)
10.宝玉因担心查到玫瑰露是赵姨娘命彩云偷的,会伤害探春的体面,便包揽称太太屋里的玫瑰露是自己拿的,茯苓霜也是自己赠予他人的。(
)
二、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讵忍就卧(jù)B.远招近揖(yì)C.几个帖儿(tiē)D.茄(xiàng)
三、词义。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投辖攀辕: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B.不肖男芸:子女不能够孝顺长辈。
C.齿序我大:按照年龄长幼所定的礼节。
D.不敢附骥:比喻依附名人而出名,一般用作谦词。
四、填空题
1、写出下列楹联是悬挂在哪个处所的。
(1)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绕堤柳借三篇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4)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5)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2.
(1)《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
(2)《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是
(3)《红楼梦》中,最具有喜剧气氛的情节是
(4)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
,是

把这块石头带入红尘。
3.根据要求填空。
①《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

②《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说的是
③《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
4、(1)《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的两句词是
(2)《红楼梦》中被评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人物是
(4)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
),探春的父亲是(
),惜春的父亲是(
)。
5、填写出下列各题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第一回中一个跛足道人,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首歌名是《

(2)《红楼梦》第二回在冷子兴说起贾宝玉的异样时,贾雨村则谈到了同在金陵城内,和贾宝玉具有同样性情的
(3)《红楼梦》第四回中英莲被一个拐子先后卖给冯渊和薛蟠,在争夺中,冯渊被杀。贾雨村十分愤怒,正准备缉拿要犯,却被门子止住,随后门子拿出一张“
”给贾雨村,并向他讲述了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4)《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见到一副对联,上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下联为
(5)《红楼梦》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写的是
(填人名)。
6、(1)元春的父亲是_____,省亲时,贾家为迎接她,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就是
(3分)
(2)《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回目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其中的“杨妃”指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飞燕”指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2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红楼梦》“护官符”概括王家豪富的两句:

(3)《红楼梦》的开卷诗(定场诗)是




(4)《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作者把王熙凤面、唇写成这般形状:

借以揭示王熙凤这“胭脂虎”的性格为人,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狡黠的本性。
(5)《好了歌》中点醒人们对于“金钱”态度的四句:




8.请用四字短语简洁地概括下面《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
(1)《红楼梦》120回本第33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与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所描写的情节都是

(2)《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并称“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该情节呼应了书中
的传说。
(3)《红楼梦》中,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将要结婚的消息后一病不起,日重一日。她挣扎着狠命撕那题诗的旧帕,又叫雪雁点灯并笼上火盆,她将绢子撂在火上,随后又将诗稿也撂在了火上。这一情节指的是
9、请写出下列《红楼梦》中提到的地名、人物的谐音。
仁清巷:
潇湘馆:
甄士隐:
甄英莲: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0、《红楼梦》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
湘云醉眠芍药茵
香菱情解石榴裙
平儿情掩虾须镯
紫鹃情辞试莽玉
11、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黛玉、湘云触景生情,感怀身世,到凹晶馆赏月联句。湘云出了上联“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联“
”,让湘云拍手称赞。
12、贾珍是宁国公贾演的后代,贾蓉、秦可卿等是宁府中人;贾政、贾琏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代。按照称谓关系,黛玉和宝钗分别称呼王夫人是


1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

的爱情悲剧
14、指出下列判词对应的人物。
(1)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2)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3)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4)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五、阅读理解选择题
1.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也很有礼法,就因为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让她担任裁判。
B.《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中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
C.《红楼梦》“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而是自己承担“罪名”,这体现了平儿心地的善良。
D.《红楼梦》中,“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凤姐之口;“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焦大之口。
2、我国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撰写的。下列回目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②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③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④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A.①《红楼梦》②《水浒传》
③《西游记》
④《三国演义》
B.①《红楼梦》②《水浒传》
③《三国演义》④《西游记》
C.①《水浒传》②《三国演义》③《西游记》
④《红楼梦》
D.①《水浒传》②《红楼梦》
③《三国演义》④《西游记》
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长着“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最擅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B.《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C.“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D.《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三回“乌庄头交租”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讲究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可卿丧仪”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4、“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个判词中“金簪雪里埋”所指的人物是(
)
A.林黛玉
B.贾元春
C.贾探春
D.薛宝钗
5.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初秋季节,探春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送来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于是以此成立海棠诗社,李纨自荐掌坛,首次活动便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探春对结果还有争议。
B.《红楼梦》中因刘姥姥夸大观园比画儿强十倍,惜春被贾母安排画园子而向诗社告假,众人埋怨刘姥姥,黛玉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宝钗点评她用了“春秋”的法子。
C.《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一诗暗示了《红楼梦》中贾惜春的命运。
D.《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宝玉挨打后,宝钗劝慰他:“你可都改了吧!”黛玉深情地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都切合各自身份与性格。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
B.《红楼梦》中,元春命运象征着贾府的兴衰。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C.金玉良缘应在物件上,是指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红楼梦》)D.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凹晶馆、凸碧堂等楼馆都是元妃拟的。(《红楼梦》)
7.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塑造了一大批丫鬟形象,其中有一个“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的丫鬟,她曾经当着贾宝玉撕扇子,也曾经撑着病体补孔雀裘。她的名字是晴雯。
B.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揭示结局。因此,在结构上,这个人物起到了贯穿作用。
C.探春在贾家虽为庶出,但非常聪明能干,曾以出色的能力管理过偌大的宁国府。她活跃且好奇,“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提议下组织起来的;她性格乐观,虽远嫁他乡仍勇敢面对,而且反过来劝慰家人。
D.《红楼梦》中写第二次结菊花社,由湘云主邀,黛玉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宝钗夺魁,探春、湘云居次。
8.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书中涉及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B.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为维护自己的权威,借机打击一下大观园中人的锐气,积极主动地要查清来由。但她深知邢夫人派人送“绣春囊”和王善保家自告奋勇来抄检的用心,所以又不希望张扬出去,于是主张暗访。
C.《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这一判词写的是身世富贵、家道中落的史湘云。
D.《红楼梦》前五回是序幕,对全书有着纲领性的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线索以及贾府人物,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都作了或明或暗的概括。
9.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楼梦》中,醉卧芍药的是
,协理宁国府的是
,共读《西厢记》的是
A.贾宝玉
B.林黛玉
C.王熙凤
D.史湘云
E.薛宝钗
F.贾探春
10.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
B.“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是《红楼梦》第六十六回的回目,这里所提到的“情小妹”指的是不堪柳湘莲退亲之辱而自勿殉情的尤三姐。
C.元春省亲,命众人赋诗。考虑到元春不喜“红香绿玉”,黛玉私下里劝宝玉将“绿玉春犹卷”中的“玉”字改作“蜡”字,宝玉因此笑称她为“一字师”。
D.香菱向黛玉学诗,黛玉告诉香菱,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并且
建议她应先熟读王维的五律,再熟读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绝,打好底子。
六、简答题
1、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开篇“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两
个神话故事的作用。
2、《红楼梦》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先后两次描写到葬花。葬花的主要是
谁?有什么寓意?体现了葬花人什么样的性格和命运?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
析。
3、《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的“茜香罗”、“红麝串”各有怎样的暗示?
4、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
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
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其中的“木石
前盟”指的是什么?
5、傻大姐在《红楼梦》中仅出现过两次,但她的每次出现都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请简述。
6、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上面这段判词预示了《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命运归宿?她在抄检大观园的风波中有怎样的表现?反映了她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7、(1)宝玉忙笑道:“你说,哪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红楼梦》第十九回)
上面选段中,这个让宝玉满口应承的“你”是谁?她让宝玉应承了哪三点?宝玉因为什么而应承她的要求?
(2)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老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宝玉为什么扬言要赶走晴雯?后来他们是怎样和好如初的?请简述。
8、请根据以下内容,并结合《红楼梦》原著,分析贾宝玉的形象特征。
(1)湘云笑道:“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2)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宝玉)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3)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取材于《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9、《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湘云抽到的是海棠签,题着“香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请简述黛玉改字的依据。
参考答案
一、1、x邢岫烟不是十二钗2、x金作马是贾家3、√4、x这是宝钗5、x秋爽斋是探春,李纨住了稻香春6、x先读王摩诘,再读杜甫。7、x给了宝玉和宝琴8、x是到宁国府给贾珍的9、√10、√二、A.【B.远招近揖(yī)C.几个帖儿(tiè)D.茄鲞(xiǎng)

三、B不才,子孙没本事、没才华
四、1、(1)荣禧堂(2)太虚幻境(3)沁芳亭(4)潇湘馆(5)稻香村
2、薛宝钗晴雯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青埂峰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3、袭人和晴雯贾宝玉
袭人
4、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晴雯贾赦贾政贾敬
5、好了歌:甄宝玉护官符无为有处有还无李纨
6、(1)贾政大观园(2)薛宝钗林黛玉
7、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8、宝玉挨打木石前盟黛玉焚稿(这是后四十回的内容,了解即可)
9、人情巷,消香馆,真事隐,真应怜,原应叹息。
10憨呆俏慧
11、冷月葬诗魂
12、舅妈(舅母)姨妈(姨母)
13、林黛玉、贾宝玉(顺序不可错)
14、(1)贾元春(2)史湘云(3)妙玉(4)贾惜春
五、1、A李纨当裁判不仅因为年纪大,而且她自己自荐,并且众人认为她虽不会写,却最会评。C“而是自己承担‘罪名’”错误,“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不是自己承担罪名,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D“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黛玉之口;“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凤姐之口。
2、D
.3、CA项,“‘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错误。描写的是林黛玉。B项,“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分析错误。应该是精明的贾探春、懦弱的贾迎春。
D项,“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三回‘乌庄头交租’一事上”错误。“乌庄头交租”是第五十三回。就算记不清具体回数,也能有印象肯定不在最开头。
4.D“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意思是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薛宝钗如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她挂有一把金锁,与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掉包计”让宝、钗成婚。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5、BA对结果有争议的是宝玉C这句诗是探春的命运D黛玉宝钗说反了
6、D凹晶馆、凸碧堂是黛玉拟的,贾政喜欢所以定的。详见第七十六回。
7、BA“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说的是香菱C探春没管过宁国府,D“黛玉出题(湘云补充)……宝钗夺魁”错误,应该是宝钗出题,黛玉夺魁。
8、B“借机打击一下大观园中人的锐气,积极主动地要查清来由”不当。王熙凤的心是向着大观园的,她主张暗访,本意也是想保护大观园中的人。后奉命带头抄检,明里积极,实则消极,并意欲借机挫一下邢夫人及王善保家的锐气。
9、D
C
A
B
10、C项,是宝钗私下里劝宝玉将“玉”字改作“蜡”字,而非黛玉。
六、1、①“无材补天”的顽石,暗示宝玉是个不符合社会家族要求的“蠢物”,其“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②“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为宝黛初会埋下伏笔。“还泪”之说,也与正文部分黛玉的多泪、悲剧结局相照应。③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2、主要是林黛玉。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宝玉要把落花丢进水里,黛玉怕它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是因误会宝玉,借葬花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叹。《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衰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葬花预示着她的美好如花的爱情和自己在花季时便消亡。
3、蒋玉函是忠顺王府的一名戏子,艺名琪官,宝玉对他一见倾心,即成知友。琪官将系小衣的大红汗巾即茜香罗送给了宝玉,宝玉将自己的松花汗巾送给了琪官。这松花汗巾原是袭人给他的,当天夜里,宝玉又悄悄把琪官送的大红汗巾系在袭人腰上。这样写,是表明宝玉和琪官的特殊友情,为后来袭人和琪官成婚埋下伏笔。
红麝串是戴在手上的一串珍珠,红色,有麝香味,是元妃送来的东西,宝玉和宝钗是同样的,是暗示他俩可成配。
4、木石前盟: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缘,木是指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石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为报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绛珠仙草(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把自己一世的泪水还他。神瑛侍者顺带将顽石带下凡间,他们分别幻化为贾宝玉和通灵宝玉。
5、一是“误拾绣春囊”,引起了抄检大观园的轩然大波;二是误泄“宝二爷要娶宝姑娘”的机密,使得黛玉如雷轰顶,产生了惟求速死的念头。(这是后四十回的内容了解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惜春。表现:①主动要求惩罚私藏钱财、物件的丫鬟入画;②主动说出私传东西的“必是后门上的张妈”;③派人叫来尤氏,逼迫她带走入画。(3分,每点1分)个性:无情超脱。(2分,每点1分。)7、(1)(花)袭人。应承的三点:①不胡乱赌咒发誓;②在老爷以及别人跟前做出个喜读书的样子;③不毁僧谤道,更不吃人嘴上胭脂。(3分,每点1分。)因为担心她被“赎身”后离开,自己身边从此失去一个知冷知热知心的人。
(2)因为:①晴雯跌折扇子,却不肯听从宝玉训斥;②袭人解围,晴雯却加以讥讽。(2分,每点1分。)和好:①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②宝玉高谈阔论“爱物”的道理,晴雯便说自己喜欢撕扇子;③宝玉拿扇子让她撕,两人大笑,和好如初。(3分,每点1分。)
8、从不愿意听湘云、宝钗劝他立身扬名的话语可以看出,贾宝玉鄙弃科举功名、仕途经济;从宝玉拿黛玉与湘云、宝钗对比的话来看,他追求名利之外的真性情,跟黛玉心意相通;从他对待刘姥姥以及朋友奴仆等人的态度来看,他有可贵的平等意识、善良的品性。
9、在宝玉过生日当天,湘云喝醉了酒,图凉快,在小山后芍药丛中;选了一块背板石凳,用帕子包了一包花瓣枕着,酣然入睡。所以黛玉把“夜深”改为了“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