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2课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应用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2课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应用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12:08:38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2课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数学运算)
2.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数学抽象)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预学指导:精读教材的内容,完成预学案,找出自己的疑惑;
2.探究指导:小组成员依次发表观点,有组织,有记录,有展示,有点评;
3.展示指导:规范审题,规范书写,规范步骤,规范运算;
4.检测指导:课堂上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5.总结指导:回扣学习目标,总结本节内容.
【探究案】
探究一、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例1
已知不等式mx2-2x+m-2<0,若对于所有的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归纳提升】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范围的常用方法
【对点练习】?
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a-2)x-2≤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探究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例2
已知方程8x2-(m-1)x+m-7=0有两实根,如果两实根都大于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归纳提升】 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分布情况如下,其中x1,x2为该方程两根:
【对点练习】?
要使关于x的方程x2+(a2-1)x+a-2=0的一根比1大且另一根比1小,则a的取值范围是__
__.
探究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3
恩格尔系数(记为n)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根据某镇家庭抽样调查的统计,2003年每户家庭平均消费支出总额为1万元,其中食品消费额为0.6万元.预测2003年后,每户家庭平均消费支出总额每年增加3
000元,如果到2005年该镇居民生活状况能达到小康水平(即恩格尔系数n满足40%
【归纳提升】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
【对点练习】?
有纯农药液一桶,倒出8升后用水加满,然后又倒出4升后再用水加满,此时桶中所含的纯农药药液不超过桶的容积的28%,问桶的容积最大为多少升?
【检测案】
1.若x∈{x|1
2.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m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x个百分点.试确定x的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
【课堂小结】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2课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数学运算)
2.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数学抽象)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预学指导:精读教材的内容,完成预学案,找出自己的疑惑;
2.探究指导:小组成员依次发表观点,有组织,有记录,有展示,有点评;
3.展示指导:规范审题,规范书写,规范步骤,规范运算;
4.检测指导:课堂上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5.总结指导:回扣学习目标,总结本节内容.
【探究案】
探究一、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例1
已知不等式mx2-2x+m-2<0,若对于所有的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分析] 本题的易错之处在于忽略对二次项系数为0的讨论,即使不符合题意,也要规范地解答,这是解题过程的完整性.
[解析] 对于所有实数x都有不等式mx2-2x+m-2<0恒成立,即函数y=mx2-2x+m-2的图象全部在x轴下方.当m=0时,-2x-2<0,显然对任意x不能恒成立;
当m≠0时,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有解得m<1-.
综上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m|m<1-}.
[归纳提升] 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范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在R上的恒成立问题.
当未说明不等式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有
(1)不等式ax2+bx+c>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或
(2)不等式ax2+bx+c<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或
2.分离自变量和参变量,利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其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通过等价变形,将参变量分离出来,转化为y>a(或
(1)若y在定义域内存在最大值m,则y
m(或a≥m);
(2)若y在定义域内存在最小值m,则y>a(或y≥a)恒成立?a
【对点练习】?
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a-2)x-2≤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析] 若a=0时,原不等式为-2x-2≤0不恒成立,所以a≠0.
当a≠0时,则应有即
整理得解得a=-2.
所以实数a的值为-2.
探究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例2
已知方程8x2-(m-1)x+m-7=0有两实根,如果两实根都大于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 设方程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
因为两根均大于1,所以x1-1>0,x2-1>0,
故有
即解得
所以m≥25.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25}.
[归纳提升] 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分布情况如下,其中x1,x2为该方程两根:
(1)x1,x2一正一负?x1x2<0.
(2)x1>0,x2>0?
(3)x1<0,x2<0?
【对点练习】?
(2019·陕西汉中高二期末)要使关于x的方程x2+(a2-1)x+a-2=0的一根比1大且另一根比1小,则a的取值范围是__{a|-2
[解析] 设两根为x1>1,x2<1,则x1-1>0,x2-1<0,
∴
即
即解得-2
探究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3
恩格尔系数(记为n)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根据某镇家庭抽样调查的统计,2003年每户家庭平均消费支出总额为1万元,其中食品消费额为0.6万元.预测2003年后,每户家庭平均消费支出总额每年增加3
000元,如果到2005年该镇居民生活状况能达到小康水平(即恩格尔系数n满足40%
[解析] 设食品消费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x>0),则2005年,食品消费额为0.6(1+x)2万元,消费支出总额为1+2×0.3=1.6(万元).依题意得40%<≤50%,
即
又x>0,解得
因此-1
因为-1≈0.033=3.3%,-1≈0.155=15.5%,所以该镇居民的生活如果在2005年达到小康水平,那么他们的食品消费额的年增长率就应在3.3%到15.5%的范围内取值,不包括3.3%但包括15.5%,也就是说,平均每年的食品消费额至多是15.5%.
[归纳提升]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搞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建立相应的不等关系,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问题.
(3)解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对点练习】?
有纯农药液一桶,倒出8升后用水加满,然后又倒出4升后再用水加满,此时桶中所含的纯农药药液不超过桶的容积的28%,问桶的容积最大为多少升?
[解析] 设桶的容积为x升,显然x>8.
依题意,得(x-8)-≤28%·x.
由于x>8,因而原不等式化简为9x2-150x+400≤0,
即(3x-10)(3x-40)≤0.
因此≤x≤,从而8
故桶的容积最大为升.
【检测案】
1.若x∈{x|1
[解析] 设y=x2+mx+4,图象开口向上,因为当x∈{x|1
即解得m≤-5.
2.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m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x个百分点.试确定x的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
[解析] 设税率调低后,税收总收入为y元.
y=2
400m(1+2x%)·(8-x)%
=-m(x2+42x-400)(0
依题意,得y≥2
400m×8%×78%,
即-m(x2+42x-400)≥2
400m×8%×78%,
整理,得x2+42x-88≤0,解得-44≤x≤2.
根据x的实际意义,知0
所以x的范围为0
【课堂小结】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