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问题导读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青少年正确应用网络,减少不良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难点:对“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理解。
【课前导读】
(一)863计划:
1. 年 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 》, 对四位科学家的建议非常重视,立刻作了指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2.《863计划纲要》,选择 、 、 、 、 、 和 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 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3.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 时代,以 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4.中国古代有“ , ”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5.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青少年要正确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遵守《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导读 —评价单答案:
1. 1986 3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邓小平。
2. 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 能源技术 新材料 海洋高技术。
3. 信息化 因特网。
4. 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
5.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PAGE
1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青少年正确应用网络,减少不良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难点:对“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当今高科技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说: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可视电话、微波炉、液晶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建设,无处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离不开一项宏伟的科学工程,那就是──863计划。863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走进863,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思考。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
2.《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
3.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4. 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哪些影响?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86”指1986年,“3”指当年3月。那时王淦昌、王大衍、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所以称作“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3.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
(1)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迅速的电子邮件可以把信件在几秒钟之内传到千里之外,并能在屏幕上作长时间的通话;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看病……互联网日益深入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2)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青少年要正确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863计划”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2.世界各国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许多大国纷纷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都有哪些?
3. ◆动脑筋 我国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4.列举中学生上网的好处与弊端。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 邓小平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1988年9月12日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讲话)
2.什么是因特网(Internet)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一旦你连接到它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就意味着您的计算机已经连入Internet网上了。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terne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Internet是一个“没有首脑,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军队”的机构,没有人能完全拥有和控制它。在许多方面,Internet就象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加入联邦的各网络成员对于如何处理内部事务可以自己选择,实现自己的集中控制,但是这与Internet的全局无关。一个网络如果接受Internet的规定,就可以同它连接,并把自己认作它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喜欢它的方式方法,或者违反它的规定,就可以脱离它或者被迫退出。Internet是一个“自由王国”。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863”计划让我们认识和体会到了什么是高科技,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可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在一些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在“科学核心国”“科技强国”、“科学大国”、“科学边缘国家”、“科学不发达国家”五个层次中,仅位居第四个层次。青年一代任重道远,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们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收知识,丰富自己,不断创新。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 —评价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PAGE
1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问题生成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一、合作探究题:
1.“863计划”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
2.世界各国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许多大国纷纷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都有哪些?
3. ◆动脑筋 我国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4.列举中学生上网的好处与弊端。
二、我的生成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生成 —评价单答案:
1.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高技术作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最强有力的因素,更是被认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今天,几乎在所有的政府规划和纲要中,高技术都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四位老科学家情系民族科技的振兴,联名写信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国家的高科技。邓小平高瞻远瞩果断决策,作出批示。因提出和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故这项计划称为“863计划”。经过反复论证形成《863计划纲要》。
2.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2)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国竞争激烈,适者才能生存和发展。
4.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1)开阔视野。(2)加强对外交流。(3)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4)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1)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2)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3)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4)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PAGE
1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问题训练 —评价单
班 级 姓 名
一、选择题
1. “863计划”的得名是缘于( )
A.该计划中包括有863项计划 B.该计划有863人参与
C.该计划涉及有863个领域 D.是在1986年3月提出并确定的
2. 最晚列入《863计划纲要》的领域是( )
A.能源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信息技术
3. 863计划的倡导者是( )
①王淦昌 ②王大珩 ③邓稼先 ④杨嘉墀 ⑤陈芳允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4. 右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是863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那它属于下列哪一领域的成果( )
A. 航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自动化技术 D. 新材料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6.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其主要特征是( )
A.因特网 B.电子邮件 C.网络购物 D.电子图书
7. 下列哪一词语的出现与互联网无关( )
A.IP B.E-mail C.BBS D.APEC
8.2005年10月,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实验成功,完成了载多名宇航员、进行多天飞行的实验。这属于我国863计划中的哪一领域的技术成就( )
A.航天技术 B. 信息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新材料
9. 如果要你为“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一个是( )
A.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B.加速国企改革的计划
C.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计划 D.保护未成年人的计划
10.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从一只6岁母羊的乳房上取下的组织克隆了绵羊“多利”,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地克隆哺乳动物,这在当时引起了对克隆技术的广泛关注。现在,克隆、基因、转基因食品等已经成为寻常百姓耳熟能详的名词,它们与下列哪一科技领域相关( )
A. 生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新材料 D. 海洋高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给中共中央写信,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多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请回答:
⑴863计划项目包括了哪些领域?
⑵结合材料二说说863计划实施的意义。
⑶面对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谈谈你有什么打算。
三、简答题
12. 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载人升空的第三个国家。想一想:我们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摘高新技术的研究 由“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训练 —评价单答案:
1.D 2.B 3.C 4.B 5.C 6.A 7.D 8.B 9.A 10.A
11.⑴863计划包括八个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领域。⑵863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极大了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⑶认真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等等。
12.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哪个国家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手段。因此,新时期的中国即使在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拿出大笔资金,去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 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的中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
飞天英雄杨利伟代表中华民族实现了时代遨翔太空的梦想;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成果;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科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团结合力的象征;是新中国参加新科技革命竞争的表现;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硕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