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案三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案三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6 21:50:11

文档简介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问题导读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过程与方法: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课前导读】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 北京紫禁城:
(1)北京城:修建: 在 的基础上修建。特点:第一, ,第二,突出了 的原则。组成:分 、 、 三部分。地位: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紫禁城:位置:在北京城的中心。功能:是皇帝 之地。地位:是我国也是世界 之林的瑰宝。
2. 明长城:起止点:东起 ,西至 。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3.原因:
(1)根本原因: 。
(2)直接原因: 。
4.科技巨著:
(1)《本草纲目》:作者: ,明朝 家。特点:是一部具有 性的药物学巨著。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 。影响: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天工开物》:作者: ,是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内容:总结明代 和
生产技术等;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性。影响:被译为多种外文,被称为“ ”。
(3)《农政全书》:作者: 。地位: 百科全书,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 的书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导读 —评价单答案:
1.(1)明成祖 元大都 布局严整 皇权至上 宫城 皇城 京城。(2) 居住 建筑.
2. 鸭绿江 嘉峪关。
3. (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繁荣。(2) 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
4. (1) 李时珍 医药学 总结 插图。(2) 宋应星 农业 手工业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徐光启 农业 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PAGE
1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问题生成 —评价单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一、合作探究题:
1.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
2.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3.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著作概括出来吗?
4.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有何特点?
二、我的生成问题:
1.
2.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生成 —评价单答案:
1.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2. 明长城与秦长城的不同: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长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3. 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4.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特点:承古萌新。
(1)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
(2)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3)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
(4)从部分内容看: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PAGE
1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过程与方法: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什么?——天安门和故宫。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2.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
3.想想看,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4.明代三大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2.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3.李时珍的优秀品德: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
4.《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
2.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3.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著作概括出来吗?
4.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有何特点?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明代三大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2.三部科学巨著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部科学巨著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但《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二书在我国却遭冷遇。《本草纲目》历经周折刊印面世的当年(1596年),李时珍之子李建元遵照父亲使《本草纲目》为更多人服务的遗愿,献书于朝廷。然而,明神宗收到《本草纲目》和李建元的上疏后,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天工开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明末清初即在日本广泛流传,后被译为法、德、英多种文字,受到许多国家重视,但在我国却由于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桎梏而长期不传。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明清的建筑和科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一时期的成就,说明了明朝前期的中国,在当时的世界是非常强盛的,但是明朝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最终使中国落后与欧洲国家,乃至于到今天,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我们仍然落后于英法等欧洲国家。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要掌握明朝的时代特点这一重点,更要掌握一种技能,就是总结、归纳、概括以及有条理的去表达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能认真体会一下。
【达标测试】 见问题训练 —评价单。
【板书设计】
一、建筑业:
1.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
2.世界新八大奇迹之首——长城
二、科学巨匠和古典科技巨著:
1.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3.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
【教后反思】
PAGE
1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问题训练 —评价单
班 级 姓 名
一、选择题
1. 以古代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  )
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紫禁城的特点是(  )
①布局严整 ②城墙高大雄伟 ③街道宽广笔直④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到临洮
C.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4.右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5.“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明朝建立后,重修长城主要防御的对象是( )
A.蒙古族和契丹族 B.大理和西夏 C.女真族和契丹族 D.蒙古族和女真族
7.《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不同点是(  )
A. 作者朝代不同   B. 图文并茂
C. 被译成多种外文  D. 吸收外国的科学知识
8. 如果要研究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农桑辑要》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9. 以下著作中,有介绍外国科技和生产技术知识内容的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0.下列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哪一组不属于同一领域( )
A.《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B.《缀术》与《天工开物》
C.《水经注》与《徐霞客游记》 D.《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二、材料分析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自汉代以来,服石长生的说法一直很流行,历代本草多存在荒诞之言,如“久服轻身”"神仙不死”之类,为害甚多。李时珍则能予以批驳,如他在记述“水银”时指出:“六朝以来,贪生者服食,导致残废和丧生的,不计其数。方士之说,本不足道,但作为本草,怎可妄言!”
请回答:
(1)李时珍生活在哪个一朝代 他的著作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李时珍的哪些精神品质
三、简答题
12.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为现在前来参观的外国游客介绍一些关于北京城的历史,相信你一定能让他们满意。请回答:
(1)北京最早开始成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是在什么朝代 当时的名称叫什么
(2)明朝的北京城又是谁营建的 明朝营建的新北京城布局有何特点
(3)你能为外国游客推荐现在北京最主要的两个旅游景点吗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训练 —评价单答案:
1.C 2.A 3.A 4.C 5.D 6.D 7.D 8.D 9.C 10.B
11.(1)朝代:明代。著作:《本草纲目》。(2)目的:纠正错误,增补遗漏,造福人民。(3)应学习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敢于纠正前人谬误的精神等。
12.(1)元朝,大都。(2)明成祖朱棣,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分布。(3)故宫、长城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