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 培优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质的变化 培优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11:0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物质的变化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共10题;共40分)
1.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酿酒
??????????
??B.?剪纸
???????????
?C.?锡雕
??????????
??D.?竹编
2.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沉降→过滤→活性吸附→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
???)
A.?取水??????????????????????????B.?过滤??????????????????????????C.?活性炭吸附??????????????????????????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
3.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
C.?海水晒盐????????????????????????????????????????????????????????????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4.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
??)
A.?化学性质???????????????????????????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物理变化
5.下列温州传统民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做糖画
???????
B.?捣年糕
C.?酿米酒
????????????
???D.?捏米塑
6.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7.“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75%的医用酒精,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宏观分析:该反应涉及三种分子
B.?微观分析: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方法分析:该微观示意图是一种模型
D.?变化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8.铁粉露置在空气中时间久了以后会变成铁锈,下列选项能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最可靠证据的是(??

A.?“铁粉”的质量增加了
B.?“铁粉”的颜色变红了
C.?“铁粉”的体积膨胀了
D.?“铁粉”不能被磁铁吸引了
9.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
看到白色小颗粒
分子体积很
B
将黄豆和芝麻分别倒入量筒并反复摇晃
总体积小于黄豆与芝麻的体积之和
小分子间有间隙
C
点燃镁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凡是发光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烧杯内璧出现小水珠
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A???????????????????????????????????????????B.?B???????????????????????????????????????????C.?C???????????????????????????????????????????D.?D
10.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的不同,这种变化是(???

A.?木炭燃烧????????B.?煮开水内部出现大量气泡????C.?菜刀生锈????????D.?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出现大量气泡
二、填空题(共5题;共36分)
11.温州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其中“灰汤粽”特别受欢迎。制作灰汤粽的关键是做好“灰汤”。
(1)作为粽子品质改良剂、防腐剂的灰汤富含碳酸钾。碳酸钾水溶液呈碱性,这是碳酸钾的__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制作灰汤时,用沸水浇淋草木灰(如图),比用冷水浇淋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碳酸钾溶液。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受________影响。
12.大型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膜技术淡化海水,但是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成本较高。阿拉伯目前正在建设一面巨大的反射镜,这个装置会将太阳光聚集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钢制玻璃穹顶上,汇集后的热量可以使其中的海水蒸发。蒸发后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过程海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
酒精是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14.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
2
点)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5.我们把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________,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________。物质只能在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三、解答题(共3题;共24分)
16.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
请据图回答:
(1)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
(3)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液氧和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
17.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_;
(2)上述反应可以简化为臭氧
氧气,这个变化是________变化,原因________。
(3)仔细分析上述反应,在①②③的反应中,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_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18.?
2008年我国四川发生7.9级强烈大地震,在灾后的防疫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4HCl(浓)=2ClO2↑+Cl2↑+2x+2NaCl
(1)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为________价;
(2)①根据以上信息,请分别总结出
ClO2
的一条化学性质和一条物理性质


②推断上述反应中
x
的化学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D
4.
A
5.
C
6.
B
7.
A
8.
D
9.
D
10.
B
二、填空题
11.
(1)化学性质(2)温度
12.
变大;物理
13.
①②④;③
14.
(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2)+1
15.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解答题
16.
(1)物理(2)低(3)混合物(4)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17.
(1)O3(2)化学;有新的分子生成(3)不变
18.
(1)+
4(2)见光易分解(或易于氢氧化钠反应);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2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