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运动的世界第4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运动的世界第4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9 22: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熟悉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及探究报告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过程;学会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难点】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知识点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其测量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9,完成以下问题】
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v=st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叫平均速度.
2.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false.
3.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垫块、金属片、铅笔、刻度尺、停表.
★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可如何描述?
答: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false来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探究四 测量平均速度
有一斜面长1.6米,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1;再将金属片装在斜面的中点,如图所示,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的时间t2;根据测出的时间,在下表填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s1=1.6
t1=
v1=
s2=0.8
t2=
v2=
s3=s1-s2=
t3=t1-t2=
v3=
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答: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对、记对.
2.要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
3.小组间的同学如何分工合作,才能使时间的测量比较准确?
答: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这种操作方法使学生分工协作的准确性更高.
★ 【教师点拨】
1.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 【跟进训练】
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运动的动力.
(2)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cm
t1=2.6s
v1=28.85cm/s
2
s2=75cm
t2=2.5s
v2=30.00cm/s
3
s3=75cm
t3=2.4s
v3=31.25cm/s
平均速度的计算与测量
1.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2.平均速度的测量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