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说话》
教学设计
《动物说话》
【教材分析】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有变化,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又仿佛如小朋友与小动物之间有趣的互动,同时也凸显了歌谣体的民族风味。
【课 时】 1课时 (40分钟)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领域二:“表现”模块“演唱”部分指出: “在1——2年级这个学段,要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对指挥动作作出反应。”而在“认读乐谱”部分指出:“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本课尊重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说、唱、拍、演、创等综合手段,表现出歌曲中小动物的可爱形象。
全曲配套使用的范唱长45秒,速度略显快,对于普通班级的一年级学生来讲感觉在换气、动作和情绪表达上稍受限,于是更多选用慢速的51秒的伴奏版本和老师现场伴奏演唱相结合进行教学。速度上的适度控制更有利于表现出学生模仿出拙态和可爱的小动物形象。
本课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愉悦的音乐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能在听唱法活动中学会歌曲,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配合灵巧的律动进行歌唱,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掌握歌曲中出现的XX X组成的节奏,初步感知小三度音程3 5、1 6的音高感。
3、能准确地对歌曲的走、造型、间奏等做出相应的乐句和节奏反应。
4、能在游戏、模仿、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歌唱、表演等音乐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配合灵巧的律动进行歌唱,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因节奏和小节数发生变化,学生往往容易出错,需特别进行提示和强调。
【教具准备】
PPT、节奏卡、简笔画板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律动游戏导入
师:
“今天我们先来玩个“走走停停”的游戏,请观察:张老师走了几步?停的时候在做什么?(放音乐1段)”
满天星散点队形准备。
师示范
生游戏
评价 1、生观察并回答。
2、随音乐和老师的指令做游戏。 游戏激趣导入,初步用走和停摆出的动物造型感受歌曲乐句和结构,利用音乐弥漫性熟悉歌曲旋律。
二、
听音效、
猜动物、
仿声音
音乐听辨游戏—听音效,猜动物。
师:“即将破壳而出的会是谁?请听声音。(评价)”
出示节奏卡读:
师: XX X
“你能用这样的节奏来模仿小鸡说话吗?”
(我来说,你来接。)
小鸡 说话 ……
合乐说一说。(带上动作2遍)
小鸭:蛋—听—揭—说
5、小鸡和小鸭合乐说:
(加入评价) 1、听音效
2、看节奏,读歌词中“叽叽叽”的声音。
3、加上动作合乐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听动物自然音效叫声,能用XX X准确、整齐、声音统一、有节奏地模仿动物声音。
熟悉歌词中带有“叽叽叽”歌词的部分。为歌唱教学做好铺垫。
三、 学唱
歌曲
(一)出示课题:
师:
“有一位名叫马成的作曲家,它把这些好听的动物声音写进了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动物说话》——齐读课题!”
(二)聆听范唱
录音范唱1,找节奏补充乐谱
&(嘘!听!)
评价:真是太能干了!看来,粗心的小鸡应该向你们学习哦!
(评价:跑跑 走)
教师范唱:
好啦,有了完整的歌谱,现在老师来为小朋友表演这首歌,请大家当个文明小观众!同时也请你边看边思考:小动物说话时的心情怎样?
理解歌名。
一边看歌词谱,一边带着问题去聆听。
第一次完整聆听带歌词的录音范唱,在草丛里寻找叽叽 叽的节奏,补充歌词谱,巩固节奏
XX X
第二次完整聆听全曲,观看教师表演唱,引起情感共鸣,唤起画面感。
出示课题
创设悬念,带着问题去聆听
3、带着思考去聆听范唱,巩固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演唱。
4、聆听教师范唱,寻找正确地歌唱声音状态,体验情感,并为有表情演唱和表演歌曲做示范。
(三)学唱歌词:
1、师生接龙唱歌词
(慢速、手指谱 2遍)
师:
“带上小鸡一样的心情, 你能来试着唱唱这首歌吗?”
2、纠错(带上动作帮助掌握音准)
35 3; 23 2 ;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生完整唱:
4、处理歌曲生唱全曲,恢复原速唱:
(提示唱姿) 师生接龙唱
在动作和钢琴的提示下,唱准叽叽 叽处音高。
理解歌词并完整演唱歌词
4、学习尝试用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原速演唱歌曲。
自然、整齐、声音统一第进行发声和歌唱。
听唱法和动作辅助的方法,唱准“叽叽 叽”歌词处,重点解决三度音程音准。
学习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原速演唱歌曲。
四、 拓展表演 歌曲表演1:(小鸡群散点的表演)
1、画出歌表演“思维导图”
2、造型练习
3、合音乐,随师表演
4、散点队形,生唱自己表演
5、生就近寻找小伙伴,互动表演。
歌曲表演2:(小朋友的表演)
师唱,生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来参与间奏的表演
(纠错,声音的整齐度和控制音量)
默唱歌词,准确做出间奏的节奏和动作
合乐起立,原地保持不动,为小动物鼓掌加油!
1、向老师和同伴学习造型表演方案
合乐尝试两种角色表演
3、尝试合作参与表演。
在情境表演中表现小动物的可爱形象,表达小朋友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拓展小戏剧元素,学会合作,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五、 小结 看板书,回顾歌名。
出示“鸡蛋”和“?”
唱一唱,想一想——
哇!实在太多了,小动物的声音是个美妙而神奇的世界,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动物说话的声音?一起编进歌里唱一唱,下节课和我们大家来分享好吗?全体起立,我们唱着《动物说话》的歌,回家啰!
4、下课。
想象、思考。
师生小结,下课。
1、带着探索和开放性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对《动物说话》歌词的想象和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歌曲学习的欲望。
2、在音乐和学生体验活动的高潮中结束本课学习,意犹未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