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0.2内能考点
考点一.扩散现象
1.下列现象,与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
A.墨滴在清水中的扩散 B.落叶随风飞舞
C.汽车在马路上飞驰 D.教室大扫除灰尘飞扬
2.下列现象由于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水雾飞洒
C.秋天,繁花飘香 D.冬天,雪花飘舞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4.五月槐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分子在 ,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
5.“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指这是一种 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 。
考点二.分子动理论
6.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满屋飘香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C.时间久了,衣柜中的樟脑球消失
D.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
7.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分子间距变大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分子的个数变多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存在间隙
8.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说明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C.两铅块表面削平后压在一起,可以吊起很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滴入热水的蓝墨水比滴入冷水的蓝墨水扩散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汽油被压缩﹣﹣﹣﹣﹣分子间隔变小
B.粮食酿酒﹣﹣﹣﹣﹣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结构不同
D.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B.湿衣服在太阳光下更容易晒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水壶烧开水,壶盖顶开﹣﹣分子间空隙变大,分子体积膨胀
D.防“新冠肺炎”喷洒消毒液后公共场所充满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1.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物质热值大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物体吸收热量,一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考点三.温度、热量和内能关系
12.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铁块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热传递时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1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越多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内能一定越多
1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B.温度为0℃的物体是没有内能的
C.物体的内能越大,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考点四.改变内能的方式
16.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柴火烧水 B.压缩空气发热
C.冬天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
17.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混合气体的内能增加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小朋友滑滑梯时臀部发热
1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D.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降低得多
2021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0.2内能考点
参考答案
1.下列现象,与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
A.墨滴在清水中的扩散 B.落叶随风飞舞
C.汽车在马路上飞驰 D.教室大扫除灰尘飞扬
【解答】解:A、墨滴在清水中的扩散,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CD、落叶、汽车、灰尘的运动都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CD错误。
故选:A。
2.下列现象由于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水雾飞洒
C.秋天,繁花飘香 D.冬天,雪花飘舞
【解答】解:
ABD、柳絮飞扬、水雾飞洒、雪花飘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BD错误;
C、繁花飘香,是枣的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解答】解:
A、花香四溢是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人便闻到了香味,故A符合题意;
BCD、柳絮飞扬、浪花飞溅、乌云翻滚,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五月槐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分子在 做无规则运动 ,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解答】解:五月槐花盛开,花朵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动能就越大,运动就越快。
故答案为: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5.“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指这是一种 扩散现象 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解答】解:“八月桂花香”是指人们能闻到香味,这主要是因为花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在远处就能闻到香味;所以这种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本题答案为:扩散现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满屋飘香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C.时间久了,衣柜中的樟脑球消失
D.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
【解答】解:A.满屋飘香说明香水分子充满了整个屋子,说明了分在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酒精分子较大,水分子较小,混合起来较小的水分子可以插入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C.衣柜中的樟脑球消失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为气体,说明分在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灰尘颗粒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子。分子的直径约为10nm左右,无法被肉眼观察到。
故选:D。
7.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分子间距变大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分子的个数变多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A、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说明分子间的间距变大,故A正确;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C正确;
D、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D正确。
故选:B。
8.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A.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说明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C.两铅块表面削平后压在一起,可以吊起很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滴入热水的蓝墨水比滴入冷水的蓝墨水扩散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是一种扩散现象,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夏天温度高,铁原子间隔变大,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故B正确;
C、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两铅块表面削平后压在一起能结合起来,吊起重物,故C正确;
D、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滴入热水的蓝墨水比滴入冷水的蓝墨水扩散得快,说明了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汽油被压缩﹣﹣﹣﹣﹣分子间隔变小
B.粮食酿酒﹣﹣﹣﹣﹣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结构不同
D.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答】解:A、物体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汽油被压缩时,分子间隔变小,故A正确;
B、当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产生新物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粮食酿酒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故B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故C错误;
D、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时会结合起来,故D正确。
故选:C。
10.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B.湿衣服在太阳光下更容易晒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水壶烧开水,壶盖顶开﹣﹣分子间空隙变大,分子体积膨胀
D.防“新冠肺炎”喷洒消毒液后公共场所充满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缘故,故A正确。
B、湿衣服在太阳光下更容易晒干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但分子体积不变,故C错误。
D、喷洒消毒液后公共场所充满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C。
11.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物质热值大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物体吸收热量,一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解答】解:
A、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因题中燃料的质量未知、燃烧的情况未知,所以不能比较热值的大小,故A错误;
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和状态,因此,温度低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故B错误;
C、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铁块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热传递时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解答】解:A、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某铁块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
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而不是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时,物质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1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解答】解:
A、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热量是一状态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错误;
C、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少的物体温度可能高,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
D、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越多
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内能一定越多
【解答】解:
A、同一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其做了功,故B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同一物体其质量和状态一定,温度越高,含有的内能一定越多,故D正确。
故选:D。
1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B.温度为0℃的物体是没有内能的
C.物体的内能越大,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解答】解:A、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快,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
B、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温度为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热量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A。
16.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柴火烧水 B.压缩空气发热
C.冬天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
【解答】解:
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17.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混合气体的内能增加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小朋友滑滑梯时臀部发热
【解答】解:
A、冬天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混合气体的内能增加;
C、烧水时,水吸热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D、小朋友滑滑梯时臀部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使臀部的内能增加;
由此可知,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故选:C。
1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D.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降低得多
【解答】解:
A、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雾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的,故C错误;
D、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小,故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