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9 11:34: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请将王昌龄的古诗《出塞》认真默写在横线上,注意字距均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huò
zàn
tàn
bào

xiōng
huái
(
)
(
)
(
)
(
)
fēi
fán
zh?
wàng
t?
huì
xiǎng
liàng
(
)
(
)
(
)
(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茅屋(máo)
拒绝(jù)
逼迫(pò)
昔日(xī)
②纠缠(chán)
竹笋(sěn)
邀请(yāo)
崛起(jué)
③签订(dīng)
延安(yán)
师范(fàn)
打扰(rǎo)
④妄想(wàng)
租界(zōu)
辉煌(huáng)
火炕(kànɡ)
4.补充成语,并填空。(6分)

)存高远
若有所(


)忠报国
刚正不(

英勇无(

视死如(
)
铁面无(

秉公(
)法
民族英雄岳飞
_____________的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上面不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是(

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理解。(6分)
①至今思项羽(
)。
A.想,考虑,动脑筋
B.想念,怀念
C.想法
②欲饮琵琶马上催(
)。
A.欲望
B.想要;希望
C.需要
③万里长征人未还(
)。
A.返回原来的地方
B.偿付
C.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6.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2分)
A.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反问)
B.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拟人)
C.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设问)
7.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一句,应当是(
)(2分)
来到路口,刚好红灯亮了,晶晶看到四周没有车,就大胆地冲了过去。我告诉她:“晶晶,我们要珍惜生命,______。”
A.周围没有车,闯一次红灯不要紧的。
B.你不能闯红灯,太危险了。
C.你怎么能闯红灯呢?太危险了。
8.句子练习。(8分)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2)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你发现反问句比陈述句的语气_______,表达的感情更______。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事迹的概括,也表达了女词人
_______________“活着就要奋发有为,死要死得英勇壮烈”的人生态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翰《
》中的劝酒之词,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3)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劝勉友人道“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二、口语交际厅。(3分)
小明在公园乱丢果皮,还说:“反正有清洁工人打扫,我扔点果皮又怎么啦?”你应该怎么提醒他呢?(建议用上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天地。(
10+15=25分)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这个问题”指怎样的问题?用“____”画出来。这里面把“这个问题”比作成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周恩来_______________的心情。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应该是_______。(A.愤怒的
B.若有所思的
C轻快的)(3分)[来源:学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先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选段写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2分)
A.起因
B.经过
C.结果
3.请结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归纳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4.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2分)
钱学森回来了
①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中有三位姓钱的人物
钱学森
钱三强
钱伟长
人称
三钱
他们都是出国留学后
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来的
其中钱学森的经历最为惊险。
②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
③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非常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可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还恶狠狠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知道的太多了,一个人可顶五个师的兵力!”于是,美方无中生有,说钱学森是中国间谍,把他逮捕关押,后来虽然释放了,可又严密监视。
④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后来在中国政府的过问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之一。
5.给文章第①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6.对下面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B.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
C.声望:声音很大,很远就能听到。
7.钱学森回国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将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打上“√”。(4分)
A.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阻挠。(
)
B.美国海军次长凶狠地威胁。(
)
C.逮捕关押。(
)
D.严密监视。(
)
E.冻结了他的银行卡。(
)
8.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从中你又体会到钱学森怎样的心情?(3分)
9.请你用一句话来赞扬钱学森。(2分)
10.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根据题目的提示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吗?(2分)
四、习作表达。(30分)
生活中总有我们想要写信给他的人。会是谁呢?给他写一封信,倾述一下你的喜悦、烦恼或困惑。注意书信格式,写出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请将王昌龄的古诗《出塞》认真默写在横线上,注意字距均匀。(4分)(答案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huò
zàn
tàn
bào

xiōng
huái
(疑惑
)
(
赞叹
)
(
报复
)
(
胸怀
)
fēi
fán
zh?
wàng
t?
huì
xiǎng
liàng
(
非凡
)
(
指望
)
(
体会
)
(
响亮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

。(2分)
①茅屋(máo)   
拒绝(jù)  
 逼迫(pò)  
 昔日(xī)
②纠缠(chán)
竹笋(sěn)
邀请(yāo)
崛起(jué)
③签订(dīng)
延安(yán)
师范(fàn)
打扰(rǎo)
④妄想(wàng)
租界(zōu)
辉煌(huáng)
火炕(kànɡ)
4.补充成语,并填空。(6分)


)存高远
若有所(




)忠报国
刚正不(


英勇无(


视死如(

)
铁面无(


秉公(执
)法
民族英雄岳飞
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
上面不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是(
若有所思

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理解。(6分)
①至今思项羽(
B
)。
A.想,考虑,动脑筋
B.想念,怀念
C.想法
②欲饮琵琶马上催(
B
)。
A.欲望
B.想要;希望
C.需要
③万里长征人未还(
A
)。
A.返回原来的地方
B.偿付
C.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6.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B
)(2分)
A.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反问)
B.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拟人)
C.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设问)
7.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一句,应当是(
C
)(2分)
来到路口,刚好红灯亮了,晶晶看到四周没有车,就大胆地冲了过去。我告诉她:“晶晶,我们要珍惜生命,______。”
A.周围没有车,闯一次红灯不要紧的。
B.你不能闯红灯,太危险了。
C.你怎么能闯红灯呢?太危险了。
8.句子练习。(8分)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3)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改为反问句)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通过比较,你发现反问句比陈述句的语气更肯定,表达的感情更更强烈。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事迹的概括,也表达了女词人
李清照“活着就要奋发有为,死要死得英勇壮烈”的人生态度。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王翰《
凉州词》中的劝酒之词,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3)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劝勉友人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二、口语交际厅。(3分)
小明在公园乱丢果皮,还说:“反正有清洁工人打扫,我扔点果皮又怎么啦?”你应该怎么提醒他呢?(建议用上反问句)
我会这么提醒他:“小明,保护环境卫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你怎么能随手乱扔果皮呢?清洁工人多辛苦,快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吧。”
三、阅读天地。(
10+15=25分)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这个问题”指怎样的问题?用“____”画出来。这里面把“这个问题”比作成一团烈火,从中可以体会到周恩来愤怒、沉重的心情。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应该是A。(A.愤怒的
B.若有所思的
C轻快的)((3分)[来源:学

网]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先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选段写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A
)(2分)
A.起因
B.经过
C.结果
3.请结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归纳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本部分主要讲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饱受外国人的欺凌,却不敢反抗,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4.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2分)
示例: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读书
钱学森回来了
①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中有三位姓钱的人物:
钱学森、钱三强、
钱伟长

人称
“三钱”

他们都是出国留学后,
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回来的

其中钱学森的经历最为惊险。
②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为美国的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
③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非常兴奋,决定回国参加建设。可是美国方面敌视中国,怕钱学森回国对他们不利,就千方百计地阻挠。美国海军次长还恶狠狠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他知道的太多了,一个人可顶五个师的兵力!”于是,美方无中生有,说钱学森是中国间谍,把他逮捕关押,后来虽然释放了,可又严密监视。
④钱学森没有屈服,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回国的决心更大了。他在家里放好三只小箱子,准备随时启程。后来在中国政府的过问下,被美方扣留了5年的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搭乘轮船回国了。他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之一。
1.给文章第①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对下面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B.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计谋。
C.声望:声音很大,很远就能听到。
3.钱学森回国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将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打上“√”。(4分)
A.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阻挠。(

)
B.美国海军次长凶狠地威胁。(

)
C.逮捕关押。(

)
D.严密监视。(

)
E.冻结了他的银行卡。(
)
4.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从中你又体会到钱学森怎样的心情?(3分)
这句话是说钱学森迫切想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的回国之路漫长而曲折,从中也能体会到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和喜悦。
请你用一句话来赞扬钱学森。(2分)
钱学森爷爷,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的科学家,我十分敬佩您!
6.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根据题目的提示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吗?(2分)
这篇短文是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想回来报效祖国。在战胜美国的层层阻碍后,终于回来了,为祖国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习作表达。(30分)
生活中总有我们想要写信给他的人。会是谁呢?给他写一封信,倾述一下你的喜悦、烦恼或困惑。注意书信格式,写出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