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下塘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长丰县下塘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7 10:4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下塘实验中学2011~2012春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公元581年建立,共统治中国三十七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请问是哪一朝代
A.隋朝 B.秦朝 C.唐朝 D.元朝
2.唐朝皮日休诗句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指的是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3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4.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历史上称为
A.贞观遗风 B. 贞观之治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5.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嫁文成公主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中宗 C.唐明皇 D.唐玄宗
6.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马可·波罗
7.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  B.松赞干布   C.玄奘  D.尺带珠丹
8.对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评价是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C.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D.对当时历史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9.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中后期,下列哪些现象是你能见到的?
①在长安城内可以见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 ②有人正在看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③饮茶风靡全国 ④妇女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
10.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1. 南宋时期,全国第一大港是( )。
A.广州 B.扬州 C.泉州 D.刘家港
1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飞天》的照片。
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错误的是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 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爷爷: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
13.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C.《徐霞客游记》 D.《史记》
14.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A.家世背景 B.才能 C.人品 D.修养
15、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6._____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A.杜甫 B.王维 C.李牧 D. 李白
17.你知道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首先在北宋什么地方出现?
A. 四川地区 B.苏州地区 C. 东京地区 D.广州地区
18.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 匈奴统治者 B. 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9.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0、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建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判断改错(第21题15分,第22题5分,共20分)
21、判断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 )
改正:
(2)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的是唐玄宗。( )
改正:
(3)隋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印刷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改正:
(4)在宋代,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没有等级之分。( )
改正:
(5)南宋都城临安是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 )
改正:
22、阅读材料,判断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三: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材料一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 )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
(4)材料三反映的是鉴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
(5)三则材料能使我们感受到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 )
三、材料题(4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此河以什么地方为中心?(3分)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分)
(3).材料三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材料三: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常设的主要科目是什么?(6分)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1151年海陵王因为上京地处极北,偏僻而且不便统治,于是决定将都城迁往地点居中的燕京(今北京)。工匠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大功告成。1153年,完颜亮举行盛大的仪式,浩浩荡荡南迁,进入中都燕京。从此,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
——《金史》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迁都之后二十多年时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金朝为什么要迁都?(3分)
(2)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女真旧俗?(6分)
26.识图并回答问题:(10分)
图(1) 图(2)
(1).图一人物是谁?结合上图说出他对外交往的终点?(4分)
(2).图二人物是谁?他的目的地在哪儿?(4分)
(3).图一和图二的人物都备受后人称颂,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品质?(2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 B B D A 6—10:B C D A B
11—15:C D A B C 16—20:D A B C D
二判断题
21(1)×唐太宗改为武则天(2)×唐玄宗改为唐太宗 (3)√ (4)×没有改为有 (5)√
22 (1)√ (2)× (3)√ (4)× (5)√
三、材料题
23题:
1.洛阳 2.隋炀帝 3.北京 扬州
24题:
1.科举制度 隋朝 明经、进士
2.统治者 维护封建统治(言之有理即可)
25题:
为了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 积极回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26题:
1.鉴真 日本
2.玄奘 天竺
3.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班级---------------------- 姓名------------------------------ 考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