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例1及“试一试”、“练习十五”第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没有括号的乘加乘减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感受四则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
3.理解并探索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目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孩子们,你们会做加减乘除法吗?(会)试一试
口算
13+15= 12× 4 =
50-24 = 24-11 =
20×3 = 80÷ 4 =
42÷2 = 15 +20=
谈话引入:“孩子们,咋们学了加减乘除法可不是只会算就行了,生活中咋们的加减乘除法也是无处不在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
出示主题图。
教师: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这些小朋友都在干啥?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发现(或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买文具盒和买书包一共用了多少元
教师: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例1)
二、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文具盒每个7元,买了6个;买书包用去55元。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分析:①“一共用去多少元”包括买的哪些东西?
②我们要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试着自己做一做,小组内交流方法。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提出综合算式:7×6+55。
教师:在我们解决问题时,除了用分步式,还可以用这样的将两个分步式综合成一个算式———综合式来解答。
①先说说这个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见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这个算式中有哪些运算?
引导得出:这个算式有乘法和加法。我们通常把加减法称为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二级运算,“7×6+55”这个算式就是含有一级和二级运算的算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它为四则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其中一种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
引出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
(板书)
②想想这个算式要算几步? 为什么?
③议一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介绍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综合式我们一般用脱式计算来计算,等号就不像原来一样往右边写,而是往下面写,等号靠数字前面一点别写到数字里面来了,7×6得数写在规定的位置作第二步的第一个加数,“+55”第一步中没有参与运算,照抄下来,单位直接写在数字的后面。
小结:在这个乘加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例1的变式题
教师:老师将刚才的问题(2)变一下,看看你会怎么做?
出示问题:文具盒每个7元,买了6个,买一个书包用去55元。买6个文具盒比1个买书包少用多少元?
①这个问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②你能列综合式并计算吗? 试一试,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55-7×6。
议一议:这个算式属于什么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老师再变一变你还会做吗?
今天超市搞活动现在书包降价了:文具盒每个7元,买了6个,买一个书包用去35元。买6个文具盒比1个买书包多用多少元?
教师:现在这道题你会列综合式计算吗?
试一试,小组讨论完成。
④出示算式:6×7-3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小结:这种类型的乘、减混合运算与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或加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试一试”。
(1)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作业
12+24×5 200-17×7
25×4-97 23×2+18
板书设计:
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例1: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7×6=42(元) 7×6+55 55-6×7 6×7-35
42+55=97(元) =42+55 =55-42 =42-35
=97(元) =13(元) =7(元)
答: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