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年高考理综生物猜题(8)
1、下列有关细胞和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质粒中含有核糖 B、ATP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C、RNA聚合酶具有识别作用 D、细菌中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2、下图表示细胞中部分生物膜之间结构和功能的联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B、图中7是指内质网
C、图中8处消耗ATP D、图中9处产生H2O
3、下列有关成年男性正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率基本相同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所有细胞中都能出现两条Y染色体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核DNA含量相同
4、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有丝分裂: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C、蛋白质鉴定: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
D、观察植物细胞失水: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叶肉细胞→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5、为了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研究人员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在图中A、C两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请分析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点,微电流计可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B、刺激A点,肌肉可发生收缩,这一现象可称为反射
C、刺激C点,微电流计可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D、兴奋传至B点时,Na+内流可导致此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
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
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D、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可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7、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4 1
油松 0.125 0.834 1
刺槐 0.148 0.761 0.884 1
⑴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 。
⑵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 法。
⑶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 。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8、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⑴由图可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 、 和 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
的识别作用。
⑵图中A表示 ,当③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 作用,图中C可由 细胞分化而来。
⑶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 , 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
。
9、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盛有适宜培养液的两只试管中,1试管和2试管的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曲线1、曲线2。请分析回答:
⑴测定净光合速率除了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测定 吸收量。
⑵据图可知,限制D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限制EF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F点的含义是
。
⑶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CO2浓度为0.05%),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分析并设计探究实验思路: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实验过程中应如何设置该自变量? 。
②同时,还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和 。
10、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和 。
⑵据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中的 过程。此外,图中信息还提示可采取 措施提高油菜的含油量。
⑶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成熟时间有早、晚之分。黄花低芥酸早熟和白花高芥酸晚熟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早熟,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②若三对基因遵循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2的表现型有 种。F2中高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 ,其中纯合子占 。F2中杂合的黄花低芥酸早熟个体的比例为 。
1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回答与酵母菌相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⑴用葡萄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原因是 。发酵装置如图,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 。若阀a、b一直打开,最后的发酵产物是 (果酒/果醋)。若想得到另外一种发酵产物,阀a、b的正确操作应为 。
⑵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 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 选出突变菌。
⑶上述步骤2、3的目的分别是 和 。
⑷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 。若要酵母菌能利用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制取酒精,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列举两种方法)
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有 ,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和复制原点。
⑵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 的特点。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 。
⑶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检测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⑷图中③过程常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此技术首先需通过细胞的 过程,培养出 ,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小植株,其原理是 。
⑸图中③过程培育到 ,将其包上人工种皮,可制成神奇的人工种子。
2102年高考理综生物猜题(8)
1.【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对细胞和化合物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和分析能力
2.【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联系的理解及分析,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
3.【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4.【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课本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能力
5.【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察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及实验探究能力
6.【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实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及对相关知识的辨析能力
7.【试题答案】(8分)
(1)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 (2分)
(2)样方(2分)
(3)油松和刺槐(2分) 阳光(2分)
【命题立意】考查群落演替、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影响物种分布的非生物因素的知识。
8.【试题答案】(9分)
(1)激素 ( 1 分) 淋巴因子( 1 分) 糖蛋白( 1 分)
(2)下丘脑( 1 分) 抑制( 1 分) B细胞、记忆 ( 2分)
(3)下降( 1 分) 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 1分)
【命题立意】考查内环境稳态中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
9.【试题答案】(10分)
(1) CO2 (1分)
(2) CO2浓度(1分) 光照强度(1分)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1分)
(3)①温度(1分) 用水浴锅依次控制好温度38℃、39℃、40℃、41℃、42℃(必须设40℃组,另外在30-40℃、40-50℃各至少设置一组)。(3分)
②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距离) (1分) 小球藻的数量(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的设计能力,及对照实验中应用单一变量原则的能力,以及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10.【试题答案】(12分)
(1)胸腺嘧啶(T)(1分) 脱氧核糖(1分)
(2)物质C(双链RNA)(1分) 翻译(1分)
提高酶a的活性(抑制酶b的活性、诱变使基因B不表达等,答案合理可给分)(2分)
(3)①白花、高芥酸、早熟(2分)
②8(1分) 9/16(1分) 1/9(1分) 1/32 (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及遗传定律的应用能力。
11.【试题答案】【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15分)
(1)避免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大量流失 (1分) 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来(1分)
果醋 (1分) 一直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或“先短时间阀a、b都打开,后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 )(1分)
(2)添加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 (1分) 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2分)
(3)提供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2分) 获得单一的菌落 (2分)
(4)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2分)
在酵母菌中转入分解酶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麦秆;利用物理和化学
方法分解麦秆;将酵母菌与其他能分解麦秆的微生物混合发酵(答出其中两项即
可)(2分)
【命题立意】考查微生物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以制备微生物培养基的应用。
12.【试题答案】【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3】(15分)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分)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分)
(2)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2分) 农杆菌转化法(1分)
(3)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2分) DNA分子杂交技术(1分)
(4)植物组织培养(1分) 脱分化(1分) 愈伤组织(1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分)
(5)胚状体(不定芽、腋芽、顶芽)(1分)
【命题立意】考查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