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年高考理综生物猜题(9)
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原,其后是脂肪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ATP
D、多食少动,糖类分解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2、右图中曲线有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4、某同学感冒发热39°C,伴有轻度腹泻。与疾病相比,此时该同学的是( )
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ATP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元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5、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④/②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7、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⑴某T。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种,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
⑵某些T。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 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 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 。
8、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⑴果蝇对CO2 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德雄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 。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 。
⑵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X”,X”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蝇基因型为 。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
9、假设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的营养关系为与的关系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⑴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
⑵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
⑶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⑷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⑸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主忆后放掉,一段 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10、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澡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征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甲藻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
⑴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 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
⑵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 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⑶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 (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说明原因: 。
⑷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 有关。
(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C~30°C,最适温度为25°C左右,当温度为9°C和33°C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右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
11、[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没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物柴油的植物没不易挥发,宜选用 、 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⑵筛选产脂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培养基来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技术使脂肪能够重复使用。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12、[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请回答:
⑴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繁殖种苗的速度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
⑵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冷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的污染。
⑶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 (脱落酸、2,4—D)
⑷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⑸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2102年高考理综生物猜题(9)
1、C,2、C,3、C,4、C,5、B,6、C,
7、100% 75% ①B A; ②
8、(1)①控制CO2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②耐受型(♀)×敏感型(♂)
(2)(8分)①X 3 ;②n XNXN、XNXn ③N,9、09%(或)
9、(1)竞争,(2)c a;(3)降低(或快速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低;(5)400
10、(一)、(1)CO2; (2)原设定的pH 自
(3)不能,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4)富营养化(N、P含量)
(二)
11、[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1)压榨;萃取。(注:两空顺序无先后);(2)碳源;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酶活性(或:酶活力);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4)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12、(1)遗传特性 快 遗传信息;(2)微生物;(3)生根 细胞分裂素 2,4—D
(4)逐渐减小 先增加后下降 不能;(5)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