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6.3人体的激素调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6.3人体的激素调节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12: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生命观念”的 人体的激素调节
摘要 以“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为例,阐述在农村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概念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了解人体内的稳态与平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分析激素调节失衡患者的病因、了解科学家探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逐步形成“生命观念”,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概念教学 核心素养 观察 探究

1 教学背景分析
1.1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安排了“观察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两部分重点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内容以图代文,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了解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调节作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一些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在了解各种疾病发病原因的同时,发现激素的作用。课堂教学中重点介绍了科学家研究糖尿病发病原因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同时明白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剖析,让学生意识到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两者协调机体各个系统之间使之相互联系从而完成生命活动。这样教学设计,是从人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考虑,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思维来看到生命。本节课内容与已学过的神经调节的内容前后呼应,便于学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又构建了人体内的稳态与平衡的重要概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了“生命观念”,培养了生物学核心素养。

1.2 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过了“人体的神经调节”这部分内容,了解到神经调节的方式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对“调节作用”这个词的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再加上之前学过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知识,学生已逐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观”,对人体内的“稳态与平衡观”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延续之前的收集分析资料、交流讨论、绘制概念图等学习方法来构建重要概念,对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牵涉到的主要是生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所以通过辅助于图片分析、病例分析、探究实验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之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 课前准备
各种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结构图(示导管、血管)、科学家探究糖尿病的科学史素材、少量的课堂检测题、教学课件等。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说明激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素养;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激素调节失衡患者;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率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教学难点:常见人体几种激素的主要功能。
5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首先通过一则新闻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产生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对各种腺体图片的分析,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再让学生观察分析人体内分泌的组成图,认识人体内分泌腺的部位和它们分泌的激素,并进一步意识到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从而概括激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对几种疾病的案例分析来了解相应激素的生理作用,重点分析科学家研究糖尿病的实验过程,了解胰岛素的作用。最后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形成“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完成生命活动”的重要概念。
6 教学过程
6.1 导入
首先展示一则《世界最高与最矮的人伦敦见面 庆祝吉尼斯世界纪录日》的新闻,学生通过阅读新闻、观看图片。教师陈述实事并设置疑问:他们是生理功能失调的患者,与我们正常人相比,他们高矮差距很大,这给他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你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身高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这与人体内的什么生理功能有关呢?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各样的答案先不做评价,而是建议从本节课中寻找答案,并点出本课主题——人体的激素调节。
设计意图:“最高”和“最矮”的两个数据和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学生产生了视觉上的震撼,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探究真像的好奇心。与此同时,教师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抱着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这些患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教师进一步抛出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未知的欲望,而且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开启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目标性更强。
6.2 激素的作用
教师提问:“是哪种激素分泌异常,影响了这两个人的身高呢?”
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本内容,说出几种疾病的症状、名称、病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了解侏儒症和巨人症的症状和病因。
教师提问:“通过多这两种疾病的分析,你认为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各小组交流讨论,归纳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
教师展示另一组图片,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的症状、名称、病因。
教师提问:“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都与哪一种激素有关?”
学生回答:“三种疾病都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教师补充内容:新陈代谢快,易饿,但体重下降;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易激动,多言多动等。
提问:“根据对这三种疾病的症状分析,你发现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2.促进新陈代谢;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教师接着提问:“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引起的大脖子病,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呢?”
学生交流生活经验,回答: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来预防甲状腺肿;我国通过在食盐中加碘来预防大脖子病;了解国家为预防甲状腺肿所做的努力,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渡:“你还知道哪些由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质疑:刚才有同学提到糖尿病,你对糖尿病知道多少呢?接着提供糖尿病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其病症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关注与糖尿病有关的社会问题,并萌生攻克糖尿病的念头。然后引导学生跟随科学家的脚步,看看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糖尿病的。学生通过体验科学家研究糖尿病的实验过程,感受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意识到科学的进步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质疑、不断修正和不断进步的过程,逐步培养大胆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6.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三种激素,那么人体内的激素是哪里来的呢?”教师展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组成示意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人体各内分泌腺的部位,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再展示一张没有标注器官名称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各内分泌腺的大概位置,说出器官的名称和它分泌的激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形成即时反馈。
6.4 激素的概念
教师提问:1.你知道什么是激素吗?
2.你知道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多少吗?
学生交流讨论,表达,猜测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
教师归纳激素的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接着展示资料:“正常人生长激素参考值,儿童:<20微克/升,男性:<2微克/升, 女性:<10微克/升。”通过图片“血液里激素的含量大概类似于游泳池里放入一克盐的量!”的鲜明对比,使学生意识到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之少。然后教师指出:激素的含量虽少,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6.5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教师提供参考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中既有内分泌腺又有外分泌腺,你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区别开来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发现可以根据有没有导管来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再用表格的形式来归纳这两种分泌腺的区别,如有无导管、分泌物的去向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6.6盘点收获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畅所欲言。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概念图:
6.7 案例分析
6.7.1 教师展示图片和问题:你坐过过山车吗?或者遇到过危险吗?当时你的身体有哪些反应?你发现这些身体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
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乘坐过山车或者遇到危险时的动作和感受,发现紧握双拳、狂呼乱叫、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既与激素调节有关,又与神经调节有关,而且与这两者密不可分。从而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联系的,而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一起来协调各项生命活动的。
6.7.2 教师展示 “生活小贴士”的资料,要求学生分析“一天中哪个时间段是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青少年正是身高快速增长的时期,如果经常熬夜,会对我们的身高造成影响吗?”学生通过分析交流,意识到人的身高和深睡眠时间及质量有没有很大的关系。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能经常熬夜。
6.7.3 展示资料《我国第一个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提问:“是哪个国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我国第一个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为我国的这一科研成果感到骄傲,萌生民族自豪感!
7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1 评价方式 课堂提问,提纲归纳,反馈练习。
7.2 评价量规 可以准确说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分泌的激素,激素的概念,并根据表格内容归纳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以及分泌过多或不足时的相应病症。还要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反馈练习。
8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容量相对较大,时间紧,因而在一些内容的取舍上感觉有点两难。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身体上的变化正是由于生殖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的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关于性激素的作用是中学生最需要了解,并且最贴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内容,所以,课本上是以学生的身体变化引发的疑问来导入的。我觉得这样导入确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联系到他们的生活实际。但是这个问题一旦展开,就需要较多时间来讲解。提到青春期的发育,就会牵连出很多话题,如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女生的月经、男生的遗精现象、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等。如果点到即止、讲解不透彻,反而会吊了学生的胃口,引起更大的好奇心。由于谈到这个话题时,学生的反应比较激动,再加上好奇心的驱使,还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古代的太监为什么会显得比较女性化?现代舞蹈家金星是变性人吗?泰国的人妖又是怎么回事?诸如此类,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考虑到教材第21章是《人体的生殖和发育》,里面有大篇幅的关于青春期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的内容。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应该是把青春期的生理知识放到后面讲的。所以,再三考虑之下,我还是决定跳出教材的框架,放弃用青春期身体变化来导入的想法,而改用了世界上最高的人和最矮的人见面的场景来导入本课,用图片中人物的对比同样也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性激素的作用,也只是一句话带过,并告诉学生在后面的章节中会具体讲解,避免前后内容的重复。
对于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教材只提供了图片和简要的文字描述,虽然学生分析了呆小症、甲亢、甲状腺肿、侏儒症和巨人症的病因,对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有了初步认识,但是认知只停留在表象上,并不能明确说出这两种激素的生理功能。但如果讲得太多,又怕时间来不及。因此,我权衡之后,决定加入两个小资料:“摘除小狗的甲状腺小狗出现的症状”和“肢端肥大症的图片”,让学生能通过逆向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这两种激素的生理功能。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学生知识面欠缺,进行交流讨论和自由探讨时,学生的反应不够热烈,教师不得不多加引导,因而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不够明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