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种子的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2)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说出叶芽的结构。
2、能力目标:
通过尝试探究外界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的实验,使学生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形成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念
2)参与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探究,交流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看法。
【教学重点】
认清种子的内部结构,知道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
了解种子各结构的发育方向。
【教学难点】
了解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一)、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一株植物(盆栽花卉或移植到花盆内的农作物),然后提出问题:“这株植物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种子是怎样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体的?”
学生回答:“需要施肥”、“需要浇水”、“需要土壤”、“需要适宜的温度”
教师可:“一粒种子要长成一株植物体,需要许多条件”,“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种子萌发都需要哪些条件”。
(或者可以从一周来的准备工作开始,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结果,然后从学生的实验中选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全都浸入水中的种子不发芽?”“为什么沾不到水的种子也不发芽?”“种子萌发到底需要还是不需要水呢?”)
教师:出示演示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
教师: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
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
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讲授新课]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大多数作物播种季节。思考后回答1.为什么在春天播种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2.农民播种前后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生:因为春天很温暖,雨水充足,所以春天播种的种子容易长成幼苗。
生:松土、浇水。
师:(播放松土、浇水、种子萌发的照片)一段时间后种子就萌发了。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首先:复习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提出问题:种子在哪种环境下才能萌发呢?
生:作出假设:讨论后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师:假设是否成立呢?这需要有严格的实验设计来证明。
假如给你绿豆种子(若干)、培养皿(4个)、滤纸(若干)、水……讨论回回答,你是怎么设计实验的?
师:假如2号培养皿提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最适宜的条件,1号探究的变量是水。你是怎么做的?
生:1号和2号培养皿是一组对照实验,往1号和2好培养皿中各放入2张滤纸,各放入10颗绿豆种子,往2号培养皿中滴加水,1号培养皿不加水。将1、2号培养皿都放到橱柜中。
师: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
生:1号培养皿不发芽,2号培养皿发芽了。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师: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你是怎么做的?
生:往3号培养皿中放入2张滤纸,放10颗绿豆,加入一定水分,使滤纸刚好湿润,把3号培养皿放到冰箱。
师:你的实验结果如何?
生;3号培养皿不发芽。
生:老师:我的3号发芽了?
师:低温使种子发芽过程变得很缓慢,不利于种子萌发。
从这个实验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师:若想知道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你是怎么设计实验的?
生:我往4号培养皿中加入2张滤纸,放入10颗绿豆,加过量的水,淹没种子,把4号培养皿放入橱柜。
师:你的实验结果如何?
生:4号培养皿不发芽。
师: 4号培养皿是因为水太多种子不能发芽吗?从4号培养皿和2号培养皿对照中培得出什么结论?
生:不是。是因为水太多,导致种子萌发没有空气。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师:从这个探究实验中我们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教师: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教师:“一粒完好的种子在外界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能够萌发吗?”
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不同厚度种皮或果皮的种子,请大家思考说出将它们同时种在土壤中,哪个先萌发,哪个后萌发
学生:皮厚的不易萌发。
教师:除了有完好的胚以外,还有一些种子本身的其他条件也对其萌发起着作用
师:只要给定以上条件种子就都能萌发吗?
生:不一定。种子萌发不仅要有外部的环境条件,而且还有有种子的自身条件。
当一粒种子被昆虫咬坏或储存时间过长,已经死亡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
师:种子种子成熟后,大都有一段时间的休眠,正在休眠时期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师:种子要想萌发必须具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完后思考回答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播放视频)
生;种子吸水,种皮胀破—萌发出根---萌发出茎和叶
师:回顾种子的结构,根、茎、叶都是由种子的哪些结构发育而成?
生:看书,讨论后回答。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连接茎和叶。
师:学生讲种子萌发过程时,教师逐一播放种子萌发过程的照片。
小结
师:同学们,这结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一、种子萌发的条件:(一)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二)自身条件:种子度过休眠期,胚是完整有活力的。二、萌发率=发芽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三、种子的萌发过程:种皮胀破-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
三、茎的发育
教师:植物体的茎是怎样产生的?
(一)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二)芽的种类:
小结:
(1)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
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
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2)顶芽有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或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三)叶芽的结构:
1、提示注意事项:
(1)纵切叶芽时,不要切偏,并注意安全。
(2)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实验-叶芽的结构。
2、组织学生总结叶芽的结构,并请个别学生进行指图的活动。
3、小结:
白杨枝条的每个节上有叶痕,在叶痕上方的叶腋中生出侧芽。白杨的侧芽是互生的。顶芽着生的顶端。芽的外面被覆盖着两片鳞片,鳞片表面密生茸毛,能防止水分丧失和严寒的侵袭。
侧芽的鳞片内有中轴,这是芽轴。芽轴的周围生有幼叶,带黄色,彼此挤紧在一起,越近中心的幼叶越小,最小的只是一个个突起,叫做叶原基。每个幼叶的叶腋都生有一个突起,这是芽原基。芽轴的顶端有白色肉质的小丘,这是生长点。
叶芽发育成枝条时,芽轴渐渐伸长,节间距离加大,叶原基和幼叶形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教后反思]:较好的地方:使用多媒体,使这个课的信息量很丰富。提早布置实验,学生十分配合,都有在家完成,使学生能很好互动。
不足之处: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前面太紧,后面时间剩较多;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思考讨论不够。以后上课中,可以多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