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课件+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课件+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7 13:51:4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新闻标题:
新闻的眼睛,准确、凝炼地概括新闻的核心事实。
文题中“出征”本义是“出外打仗”,能否换成“出发”呢?
将载人航天探险试验比作“出征”,形象贴切,为全文创设出庄严的、热情有气势的氛围,突出“神五”飞船发射的重要意义。
速读课文,
了解航天知识。
速读课文,了解航天知识。
考考你的航天知识
1.“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后,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 个成员。在中国之前,世界上已经具备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有 。
俄罗斯(前苏联)、美国
3
2. 1961年 ,
苏联宇航员
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地球人。
加加林
3.“千年梦圆今朝,
一箭飞冲九霄。”
在这副中国传统对联中的“今朝”是具体指 。
“一箭”是指 。
2003年 10月15日 9时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
4.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航天员
将 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阿姆斯特朗

5. 2008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给了傲拓天疆的“神七”航天员 、 、 ,其中 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翟志刚
远古神话
2000年前 风筝
三国 火箭
东方红一号
“神舟”五号
“神舟”七号
···
◎ 齐读课文第1、2小节,思考回答:这两小节点明了这是一次怎样的“出征”?
英雄
伟大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结合课文语句,谈谈“英雄”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研读课文,走进英雄人物。


材料一:“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作为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材料二: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材料三:为了祖国的航天大业,酒泉东风烈士陵园长眠了600多名航天人。为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14名航天员中仅可选出一人升空,每个人都为升空刻苦训练。无数的航天人经年累月默默无闻战斗在各自岗位上。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人们称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去实践真正的生活,哪怕为此付出生命也值得。
——里根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语段是体现杨利伟此次出征的伟大性的?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深读课文,体会伟大意义。


观赏视频,
描写凯旋场面。
仔细观察视频中杨利伟出舱后的场面,假设你是现场记者,该如何报道这个场面?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第四小节)
内蒙古大沙漠中,已经站满了迎接的人们。······
“神五”胜利归来的新闻报道视频材料
如果你幸运的可以有短暂的采访时间,你最想对杨利伟说些什么?
寄语人生:
杨利伟的出征已经成为令人回味的过去,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对太多的考验,愿英雄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让我们向着自己的困难勇敢“出征”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谢谢指导!《“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堂实录
师:(播放国歌录音)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想到哪些情景了呢?
生:国庆节。
生:想到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了。
生:想到九八年抗击大洪水了。
……
生:想到神舟飞船飞天了。
师:看来有的同学已经预习课文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十一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师:首先,我们要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面,我们自己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读出感情来。
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评价。
生:朗读1—5自然段。
生:我认为第一二段读得不好,应该这样来读。(示范)
生:我认为第五段读得不好,应该重读“这一天”,“很久”,“这一刻,“千年”这几个词,才能突出感情。
生:朗读6—9自然段。
生:第六段中,“快看”,“我们的”一定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我们的爱国心,突出对航天员的盼望与崇敬。
师:非常好,我们把这句话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文章其余部分)
师:大家认为朗读这一部分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准备进行课本剧表演。
生:(各自准备,排练)
师:(穿插指导)
师:好的,下面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来表演航天员出征的情景。
生:(一组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全体师生给予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面对航天英雄,置身如此热烈的场面中,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如何采访呢?
下面我们召开记者招待会。
生:(自主选出五名记者)
生:请问杨利伟同志,在接受出征命令时,你心里想什么呢?
生(杨利伟表演者):我想,我一定要完成任务,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待,请等待我胜利的消息吧。(笑)
众生笑。
师:看来我们的杨利伟很兴奋啊。
生:请问总指挥同志,当你下达命令时,你认为杨利伟能完成任务吗?
生(总指挥表演者):我充满信心,他一定能完成任务,因为他是最优秀的。
生:请问翟志刚、聂海胜,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翟志刚、聂海胜表演者):我们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祝福,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战友胜利归来。
师:还有吗?(稍等一下),怎么记者都是向英雄提问的,你们可都忽略了——我们在场的观众了。谁来代表在场观众来发表一下感想。
生:我很激动,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我衷心祝愿我们的英雄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师(深情地):我想,这位同学的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我们一起来《歌唱祖国》。
师生齐唱《歌唱祖国》。
师:下课时间到了,我给大家一个上联:圆飞天梦,希望大家课后对出下联。
教学反思:
本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国歌导入,朗读课文,课本剧表演及记者招待会,对联作业。在此过程中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穿插在朗读中,并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整节课学生都比较活跃,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可是时间紧了点,再联系一下神舟系列飞船和奔月计划,或者要求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