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5-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5-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5 11:30:15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科版2015-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
1.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潜水艇通过改变体积来改变在水中的沉浮。
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我们睡觉时需要盖棉被是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并且还能保温。
5.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热胀冷缩的。
6.冬天,用手摸铁棒和木棒,感觉铁棒比木棒冷,是因为铁棒的温度比木棒低。
7.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8.时间在不停地流逝,人类发明的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
9.像滴漏一样能测量时间的装置,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10.傅科摆实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11.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2.我国的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13.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二、选择题:
14.下列三颗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入水中,最容易浮的是( )
A. B. C.
15.下列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是( )。
A. 再加纯净水 B. 加足量的盐 C. 倒掉一些水
16.把50克的铜砝码放入水银中,铜砝码会( )。
A. 漂浮在水银上 B. 停留在水银的任何深度 C. 沉在水银底部
17.用来测量液体比重的工具是( )。
A. 测力计 B. 天平 C. 比重计
18.同样一袋水在变热过程中,( )发生了变化。
A. 重量 B. 体积 C. 颜色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B. 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
C. 不同的物体传热本领是不同的
20.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5℃的冷水比较,( )
A. 冷水重 B. 热水重 C. 两者一样重
21.如图所示,要使杯子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下列方法最有效的是( )
A. 杯子中加冰块 B. 杯子上加盖子 C. 杯子加盖、外包毛巾
22.下列计时工具出现最早的( )
A. 原子钟 B. 日晷 C. 机械钟
23.如图所示的古代水钟叫( )
A. 泄水型水钟 B. 受水型水钟 C. 接水型水钟
24.如图所示的摆,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的是( ).
A. B. C.
25.机械摆钟是靠( )工作的。
A. 摆锤 B. 齿轮操纵器 C. 摆锤和齿轮操纵器联合
26.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公转
27.恒星周年视差证明( )
A. 地球在围绕地轴转动 B. 太阳在围绕地球转动 C. 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
28.在实验数据采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参考同学数据 B. 多次测量 C. 随意填写一个数据
三、探究题
29.五年级同学爱动手、爱动脑,纷纷建立了“家庭实验角”开展科学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明的“家庭实验角”,和他一起做“沉浮实验”吧.
(1)[实验一]小明把一些物体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下面三种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的是 。
A.小石块
B.小铁钉
C.泡沫塑料块
(2)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掉一半后放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
A.沉入水底
B.浮在水面
C.半沉半浮
(3)[实验二]小明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放进水里观察它们的沉浮。
小明提出的研究问题: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有关吗
A.体积
B.轻重
C.形状
(4)在这个实验中,这些立方体的 必须保持相同。
A.体积
B.轻重
C.颜色
(5)[实验三]小明用挂历纸做了一艘小船,并在船里放了小弹珠。
请在如图中用箭头线画出小船受到的浮力,并标注文字。
(6)一个一个地取出船里的小弹珠,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A.慢慢变小
B.慢慢变大
C.保持不变
(7)[实验四]小明测量同一个钩码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下表是他的学习单。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 0.50N 0.50N 0.50N 0.50N
钩码在液体中的重量 0.40N 0.36N 0.35N 0.42N
钩码受到的浮力
实验中,小明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A.温度计
B.弹簧秤
C.量筒
(8)通过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
A.0.08牛顿
B.0.42牛顿
C.0.92牛顿
(9)如果某个物体在浓盐水中是上浮的,那么它在浓糖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时而浮,时而沉
30.小亮在探索“地球及其运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探索一:地球的自转
(1)如图所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北极星
B.北斗星
C.织女星
(3)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365天
(4)请在图中用斜线 画出此时地球上处于黑夜的区域。
(5)探索一:地球的公转
用箭头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6)地球位于2处时,我国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7)地球公转至 处时,我国的白昼最短。
A.1
B.2
C.3
(8)地球位于 处时,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
A.1
B.2
C.3
(9)根据地球运动的情况,试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31.如图所示,铁架台上安装了一根铜棒,铜棒上套了四个蜡烛圈,烧杯里装有半杯水,烧瓶里有空气,没有水。
(1)如果点燃酒精灯,在图中的位置加热,那么铜棒上A、B、C、D四个蜡烛圈熔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规律是从________传向较冷的一端。
(2)酒精灯继续加热,与铜棒直接接触的平底烧瓶,以及瓶内的空气也会受热,这个现象说明通过直接接触,热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________。
(3)随着酒精灯的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里会出现________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32.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实验。
研究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吗
(1)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支架等。
(2)实验猜想:________,摆摆动得越快;________,摆摆动得越慢。
(3)实验控制:实验中需要改变的量是________。
(4)实验记录:(每种长度各测3次,每次测量l分钟,取3个数据的平均数)
摆长(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平均摆动次数 90 63 51 44 40 37
数据分析:
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摆长与摆的快慢关系”折线图。
________
②从折线图中,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3.冬天,当外卖小哥把热饮料送到小刚家里时,饮料常常会变凉。小刚想通过测试不同饮料杯的保温程度,找到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使大家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喝到热饮。
(1)小刚收集了各种材料的外卖饮料杯进行分析,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
A.塑料杯是热的不良导体,价格较低
B.纸杯是热的良导体,价格较低,容易破损
C.金属杯是热的良导体,价格较高,坚固耐用
(2)小刚对这三种外卖饮料杯进行了保温测试,他先把200毫升的热水(85。C)分别倒入不同材料的外卖杯中,然后每隔5分钟测量杯内热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学习单中。“不同外卖杯的保温测试”学习单
时间\温度 不同材料的外卖杯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30分钟
外卖杯A(纸杯) 80℃ 75℃ 71℃ 67℃ 63℃ 60℃
外卖杯B(金属杯) 78℃ 71℃ 65℃ 60℃ 55℃ 51℃
外卖杯C(塑料杯) 83℃ 81℃ 79℃ 78℃ 77℃ 76℃
根据测试数据,外卖杯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外卖杯A
B.外卖杯B
C.外卖杯C
(3)小刚发现外卖小哥总是把饮料装入一个泡沫箱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4)小刚测试热水温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只要在水中的物体就一定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2.【答案】 错误
【考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潜水艇通过改变质量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潜水艇通过改变自己在钱水舱中的水量来改变自己的质量,从而改变自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3.【答案】 正确
【考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也就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4.【答案】 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盖上棉被可以感到温暖是因为棉被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不是棉被自身可以产生热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5.【答案】 错误
【考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只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冰的温度小于水,但是冰的体积大于水。

6.【答案】 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用手摸铁棒感觉比木棒温度低的原因是铁的导热能量强于木棍,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导热性能越好的物体其保温性能就越差。

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钟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人们也制作出了像时钟、秒表等更精确的计时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时工具。
8.【答案】 正确
【考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一定的,人类发明的钟表的计时单位有时、分和秒。所以题目的说法正确的。

【分析】时间既可以表示某一瞬间的时刻,也可以表示一段时长间隔。

9.【答案】 正确
【考点】水钟
【解析】【解答】时间的流逝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所以计时工具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时间既可以表示某一瞬间的时刻,也可以表示一段时长的间隔。

10.【答案】 错误
【考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地球在自转。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

11.【答案】 正确
【考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地心说”是由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二中心,所有的天体围绕地球在运动;“日心说”反对“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围绕太阳做运动,虽然“日心说”也是不科学的额,但是却在“地心说”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2.【答案】 错误
【考点】地球自转,日出时间
【解析】【解答】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方,所以北京是先迎来黎明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习向东的,所以太阳是东升西落的。

13.【答案】 正确
【考点】日出时间,地球仪
【解析】【解答】依据经线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之间相差一个小时。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

二、选择题:
14.【答案】 A
【考点】浮力
【解析】【解答】体积相同,密度越小的球越容易浮起来。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质量越小,其重力就越小,在水中就越容易浮起来。
15.【答案】 B
【考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所以在水中加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以及水排开的体积大小有关。
16.【答案】 A
【考点】浮力
【解析】【解答】汞的密度大小铜,所以把50克的铜砝码放入水银中,铜砝码会漂浮在水银上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可以根据物体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的大小来判断。
17.【答案】 C
【考点】比重计
【解析】【解答】比重计是用来测量液体比重的工具。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浮在液面上平衡的条件制成的,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它是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一端粗细均匀,内壁贴有刻度纸,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另一头稍膨大呈泡状,泡里装有小铅粒或水银,使玻璃管能在被检测的液体中竖直的浸入到足够的深度,并能稳定地浮在液体中,也就是当它受到任何摇动时,能自动地恢复成垂直的静止位置。当比重计浮在液体中时,其本身的重力跟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于是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不同的深度,所受到的压力不同,比重计就是利用这一关系刻度的。
18.【答案】 B
【考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将水加热,体积会发生变化,但是质量和颜色不会改变。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19.【答案】 B
【考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A.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的运动有关,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热胀冷缩的,比如金属锑和铋,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不同的物体传热本领是不同的 ,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20.【答案】 B
【考点】物体的轻重,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5℃的冷水比较,热水更重。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21.【答案】 C
【考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A.杯中加冰块会使水凉的更快,不符合题意;
B.杯子上加盖子,可以使水凉的稍慢,不符合题意;
C.杯子加盖、外包手巾可以使水凉的更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其保温效果就越差。
22.【答案】 B
【考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在三种计时工具中,日晷是出现的最早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23.【答案】 A
【考点】水钟
【解析】【解答】图中所示的是泄水型水钟。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钟可以分为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但是两种水钟的精确性都不是很高,只能粗略计时。
24.【答案】 C
【考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三幅图中,C的摆长最短,所以摆速最快。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25.【答案】 C
【考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机械摆钟的原理是:靠摆锤和齿轮操纵器联合 来工作。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机械摆钟与传统的计时工具相比,精确度大大提高,一经发明就被广泛使用。
26.【答案】 A
【考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带来着昼夜交替的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
27.【答案】 C
【考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的公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观测者发生移动,而使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人们把在太阳上观测的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作为他的平均位置,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恒星的实际位置,同这个平均位置比较起来,总存在一点的偏离。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当地日连线同星日连线垂直时,同一恒星的视差位移达到极大值,该极大值被称为该恒星的周年视差。
28.【答案】 B
【考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在采集数据时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实验的误差。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提高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三、探究题
29.【答案】 (1)C
(2)A
(3)C
(4)B
(5)
(6)A
(7)B
(8)A
(9)B
【考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1)A.小石块在水中会下沉;
B.小铁钉在水中也会下沉;
C.泡沫塑料块在水中会上浮;
(2)物体的体积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没影响,所以切掉橡皮的一半,橡皮还是会下沉;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的体积和轻重对物体的沉浮无影响,但是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的体积和颜色对物体的沉浮无影响,但是物体的轻重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5)小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自身的质量是有关的,减少弹珠的质量,弹珠受到的浮力会减小;
(7)弹簧秤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8)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之差;
(9)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该液体中就越溶液上浮。
【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有有关。
30.【答案】 (1)A
(2)A
(3)B
(4)
(5)
(6)C
(7)C
(8)A
(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考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北极星始终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4)太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地区是黑夜;
(5)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做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6)在2处,太阳直射赤道,并且是在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因此2处是秋分;
(7)当我国白昼时间最短时,此时处于冬至,地球公转到3出;
(8)南极有极夜现象时处于夏至,此时地球公转到1处;
(9)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一起带来了四季的交替现象。
【分析】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
31.【答案】 (1)B、A、C、D;较热的一端
(2)热传导
(3)冒气泡;烧瓶中空气受热膨胀溢出
【考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
【解析】【解答】(1)热的传递规律是由温度高的一端逐渐到温度低的一端;
(2)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3)由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温度升高,气体会在长胀出。
【分析】物体受热后体积胀大、受冷后体积缩小的现象叫做热胀冷缩现象。

32.【答案】 (1)摆线;小球
(2)摆线越短;摆线越长
(3)摆线长度
(4);摆线越长,摆速越慢
【考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1)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摆线、小球和支架等;
(2)实验的猜想:摆长越长,摆速越慢;
(3)由于苯实验探究的是摆长与摆速的关系,所以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摆长,其余无关变量保持不变;
(4)根据实验数据以及折线,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分析】影响摆速的因素只有摆绳的长度,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33.【答案】 (1)B
(2)C
(3)减慢散热
(4)热胀冷缩
【考点】液体的热胀冷缩,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1)纸杯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导热;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散热越慢的杯子,其保温性能就越好,外卖杯C是保温性能最好的;
(3)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4)温度计利用的是汞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析】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其保温性能就越差;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手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科版2015-201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
1.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只要在水中的物体就一定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2.潜水艇通过改变体积来改变在水中的沉浮。
【答案】 错误
【考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潜水艇通过改变质量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潜水艇通过改变自己在钱水舱中的水量来改变自己的质量,从而改变自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答案】 正确
【考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也就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4.我们睡觉时需要盖棉被是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并且还能保温。
【答案】 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盖上棉被可以感到温暖是因为棉被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而不是棉被自身可以产生热量。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5.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热胀冷缩的。
【答案】 错误
【考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只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冰的温度小于水,但是冰的体积大于水。

6.冬天,用手摸铁棒和木棒,感觉铁棒比木棒冷,是因为铁棒的温度比木棒低。
【答案】 错误
【考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用手摸铁棒感觉比木棒温度低的原因是铁的导热能量强于木棍,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导热性能越好的物体其保温性能就越差。

7.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钟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人们也制作出了像时钟、秒表等更精确的计时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时工具。
8.时间在不停地流逝,人类发明的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
【答案】 正确
【考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一定的,人类发明的钟表的计时单位有时、分和秒。所以题目的说法正确的。

【分析】时间既可以表示某一瞬间的时刻,也可以表示一段时长间隔。

9.像滴漏一样能测量时间的装置,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答案】 正确
【考点】水钟
【解析】【解答】时间的流逝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所以计时工具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时间既可以表示某一瞬间的时刻,也可以表示一段时长的间隔。

10.傅科摆实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答案】 错误
【考点】地球自转
【解析】【解答】傅科摆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地球在自转。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

11.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答案】 正确
【考点】探索宇宙
【解析】【解答】“地心说”是由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日心说”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二中心,所有的天体围绕地球在运动;“日心说”反对“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围绕太阳做运动,虽然“日心说”也是不科学的额,但是却在“地心说”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2.我国的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答案】 错误
【考点】地球自转,日出时间
【解析】【解答】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方,所以北京是先迎来黎明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习向东的,所以太阳是东升西落的。

13.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答案】 正确
【考点】日出时间,地球仪
【解析】【解答】依据经线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之间相差一个小时。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由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经度不同,地方时也有所不同,因此会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

二、选择题:
14.下列三颗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放入水中,最容易浮的是( )
A. B. C.
【答案】 A
【考点】浮力
【解析】【解答】体积相同,密度越小的球越容易浮起来。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质量越小,其重力就越小,在水中就越容易浮起来。
15.下列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的方法是( )。
A. 再加纯净水 B. 加足量的盐 C. 倒掉一些水
【答案】 B
【考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所以在水中加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以及水排开的体积大小有关。
16.把50克的铜砝码放入水银中,铜砝码会( )。
A. 漂浮在水银上 B. 停留在水银的任何深度 C. 沉在水银底部
【答案】 A
【考点】浮力
【解析】【解答】汞的密度大小铜,所以把50克的铜砝码放入水银中,铜砝码会漂浮在水银上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可以根据物体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的大小来判断。
17.用来测量液体比重的工具是( )。
A. 测力计 B. 天平 C. 比重计
【答案】 C
【考点】比重计
【解析】【解答】比重计是用来测量液体比重的工具。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浮在液面上平衡的条件制成的,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它是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一端粗细均匀,内壁贴有刻度纸,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另一头稍膨大呈泡状,泡里装有小铅粒或水银,使玻璃管能在被检测的液体中竖直的浸入到足够的深度,并能稳定地浮在液体中,也就是当它受到任何摇动时,能自动地恢复成垂直的静止位置。当比重计浮在液体中时,其本身的重力跟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于是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不同的深度,所受到的压力不同,比重计就是利用这一关系刻度的。
18.同样一袋水在变热过程中,( )发生了变化。
A. 重量 B. 体积 C. 颜色
【答案】 B
【考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将水加热,体积会发生变化,但是质量和颜色不会改变。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B. 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
C. 不同的物体传热本领是不同的
【答案】 B
【考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A.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的运动有关,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热胀冷缩的,比如金属锑和铋,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不同的物体传热本领是不同的 ,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20.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5℃的冷水比较,( )
A. 冷水重 B. 热水重 C. 两者一样重
【答案】 B
【考点】物体的轻重,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相同体积的70℃的热水和5℃的冷水比较,热水更重。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受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
21.如图所示,要使杯子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下列方法最有效的是( )
A. 杯子中加冰块 B. 杯子上加盖子 C. 杯子加盖、外包毛巾
【答案】 C
【考点】热传递
【解析】【解答】A.杯中加冰块会使水凉的更快,不符合题意;
B.杯子上加盖子,可以使水凉的稍慢,不符合题意;
C.杯子加盖、外包手巾可以使水凉的更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其保温效果就越差。
22.下列计时工具出现最早的( )
A. 原子钟 B. 日晷 C. 机械钟
【答案】 B
【考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在三种计时工具中,日晷是出现的最早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23.如图所示的古代水钟叫( )
A. 泄水型水钟 B. 受水型水钟 C. 接水型水钟
【答案】 A
【考点】水钟
【解析】【解答】图中所示的是泄水型水钟。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钟可以分为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但是两种水钟的精确性都不是很高,只能粗略计时。
24.如图所示的摆,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的是( ).
A. B. C.
【答案】 C
【考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三幅图中,C的摆长最短,所以摆速最快。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25.机械摆钟是靠( )工作的。
A. 摆锤 B. 齿轮操纵器 C. 摆锤和齿轮操纵器联合
【答案】 C
【考点】计时工具
【解析】【解答】机械摆钟的原理是:靠摆锤和齿轮操纵器联合 来工作。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机械摆钟与传统的计时工具相比,精确度大大提高,一经发明就被广泛使用。
26.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 )形成的。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公转
【答案】 A
【考点】昼夜交替
【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带来着昼夜交替的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
27.恒星周年视差证明( )
A. 地球在围绕地轴转动 B. 太阳在围绕地球转动 C. 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
【答案】 C
【考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解答】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的公转。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观测者发生移动,而使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人们把在太阳上观测的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作为他的平均位置,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恒星的实际位置,同这个平均位置比较起来,总存在一点的偏离。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当地日连线同星日连线垂直时,同一恒星的视差位移达到极大值,该极大值被称为该恒星的周年视差。
28.在实验数据采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参考同学数据 B. 多次测量 C. 随意填写一个数据
【答案】 B
【考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在采集数据时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降低实验的误差。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提高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三、探究题
29.五年级同学爱动手、爱动脑,纷纷建立了“家庭实验角”开展科学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明的“家庭实验角”,和他一起做“沉浮实验”吧.
(1)[实验一]小明把一些物体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下面三种物体,放入水中后会浮在水面上的是 。
A.小石块
B.小铁钉
C.泡沫塑料块
(2)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掉一半后放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
A.沉入水底
B.浮在水面
C.半沉半浮
(3)[实验二]小明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放进水里观察它们的沉浮。
小明提出的研究问题: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有关吗
A.体积
B.轻重
C.形状
(4)在这个实验中,这些立方体的 必须保持相同。
A.体积
B.轻重
C.颜色
(5)[实验三]小明用挂历纸做了一艘小船,并在船里放了小弹珠。
请在如图中用箭头线画出小船受到的浮力,并标注文字。
(6)一个一个地取出船里的小弹珠,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A.慢慢变小
B.慢慢变大
C.保持不变
(7)[实验四]小明测量同一个钩码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下表是他的学习单。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 0.50N 0.50N 0.50N 0.50N
钩码在液体中的重量 0.40N 0.36N 0.35N 0.42N
钩码受到的浮力
实验中,小明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A.温度计
B.弹簧秤
C.量筒
(8)通过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
A.0.08牛顿
B.0.42牛顿
C.0.92牛顿
(9)如果某个物体在浓盐水中是上浮的,那么它在浓糖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时而浮,时而沉
【答案】 (1)C
(2)A
(3)C
(4)B
(5)
(6)A
(7)B
(8)A
(9)B
【考点】浮力,浮力的变化
【解析】【解答】(1)A.小石块在水中会下沉;
B.小铁钉在水中也会下沉;
C.泡沫塑料块在水中会上浮;
(2)物体的体积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没影响,所以切掉橡皮的一半,橡皮还是会下沉;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的体积和轻重对物体的沉浮无影响,但是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的体积和颜色对物体的沉浮无影响,但是物体的轻重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5)小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自身的质量是有关的,减少弹珠的质量,弹珠受到的浮力会减小;
(7)弹簧秤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8)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之差;
(9)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该液体中就越溶液上浮。
【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有有关。
30.小亮在探索“地球及其运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探索一:地球的自转
(1)如图所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北极星
B.北斗星
C.织女星
(3)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365天
(4)请在图中用斜线 画出此时地球上处于黑夜的区域。
(5)探索一:地球的公转
用箭头在图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6)地球位于2处时,我国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7)地球公转至 处时,我国的白昼最短。
A.1
B.2
C.3
(8)地球位于 处时,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
A.1
B.2
C.3
(9)根据地球运动的情况,试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答案】 (1)A
(2)A
(3)B
(4)
(5)
(6)C
(7)C
(8)A
(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考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解答】(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北极星始终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4)太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地区是黑夜;
(5)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做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6)在2处,太阳直射赤道,并且是在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因此2处是秋分;
(7)当我国白昼时间最短时,此时处于冬至,地球公转到3出;
(8)南极有极夜现象时处于夏至,此时地球公转到1处;
(9)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一起带来了四季的交替现象。
【分析】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
31.如图所示,铁架台上安装了一根铜棒,铜棒上套了四个蜡烛圈,烧杯里装有半杯水,烧瓶里有空气,没有水。
(1)如果点燃酒精灯,在图中的位置加热,那么铜棒上A、B、C、D四个蜡烛圈熔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规律是从________传向较冷的一端。
(2)酒精灯继续加热,与铜棒直接接触的平底烧瓶,以及瓶内的空气也会受热,这个现象说明通过直接接触,热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________。
(3)随着酒精灯的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里会出现________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答案】 (1)B、A、C、D;较热的一端
(2)热传导
(3)冒气泡;烧瓶中空气受热膨胀溢出
【考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
【解析】【解答】(1)热的传递规律是由温度高的一端逐渐到温度低的一端;
(2)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
(3)由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温度升高,气体会在长胀出。
【分析】物体受热后体积胀大、受冷后体积缩小的现象叫做热胀冷缩现象。

32.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请你和她一起完成实验。
研究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吗
(1)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支架等。
(2)实验猜想:________,摆摆动得越快;________,摆摆动得越慢。
(3)实验控制:实验中需要改变的量是________。
(4)实验记录:(每种长度各测3次,每次测量l分钟,取3个数据的平均数)
摆长(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平均摆动次数 90 63 51 44 40 37
数据分析:
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摆长与摆的快慢关系”折线图。
________
②从折线图中,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答案】 (1)摆线;小球
(2)摆线越短;摆线越长
(3)摆线长度
(4);摆线越长,摆速越慢
【考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1)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摆线、小球和支架等;
(2)实验的猜想:摆长越长,摆速越慢;
(3)由于苯实验探究的是摆长与摆速的关系,所以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摆长,其余无关变量保持不变;
(4)根据实验数据以及折线,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分析】影响摆速的因素只有摆绳的长度,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33.冬天,当外卖小哥把热饮料送到小刚家里时,饮料常常会变凉。小刚想通过测试不同饮料杯的保温程度,找到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使大家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喝到热饮。
(1)小刚收集了各种材料的外卖饮料杯进行分析,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
A.塑料杯是热的不良导体,价格较低
B.纸杯是热的良导体,价格较低,容易破损
C.金属杯是热的良导体,价格较高,坚固耐用
(2)小刚对这三种外卖饮料杯进行了保温测试,他先把200毫升的热水(85。C)分别倒入不同材料的外卖杯中,然后每隔5分钟测量杯内热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学习单中。“不同外卖杯的保温测试”学习单
时间\温度 不同材料的外卖杯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30分钟
外卖杯A(纸杯) 80℃ 75℃ 71℃ 67℃ 63℃ 60℃
外卖杯B(金属杯) 78℃ 71℃ 65℃ 60℃ 55℃ 51℃
外卖杯C(塑料杯) 83℃ 81℃ 79℃ 78℃ 77℃ 76℃
根据测试数据,外卖杯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外卖杯A
B.外卖杯B
C.外卖杯C
(3)小刚发现外卖小哥总是把饮料装入一个泡沫箱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4)小刚测试热水温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 (1)B
(2)C
(3)减慢散热
(4)热胀冷缩
【考点】液体的热胀冷缩,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解答】(1)纸杯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导热;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散热越慢的杯子,其保温性能就越好,外卖杯C是保温性能最好的;
(3)泡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4)温度计利用的是汞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析】物体的导热性能越好,其保温性能就越差;物体在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在手冷后体积会缩小的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