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标题
怀念
教学要点:
1、作者及背 景简介
2、朗读课文
熟悉内容
3、精读课文
理清思路
演讲现场
演讲中的马丁路德金
自由女神
美国精神的象征
一家人在街头漫步
马丁·路德·金的坟墓
马丁路德金的坟墓
马丁·路德·金的近照
近照
马丁·路德·金的雕像
雕像
美国黑人现状(1)
从1607—1773年,英国在北美开辟了13块殖民地。1775年,这些殖民地的人民发动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这样,美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过扩张,领土扩张使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并与南方奴隶制经济的矛盾愈来愈尖锐,由于美国国内废除奴隶制的呼声日趋强烈,从而爆发了1861年—1865年的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的结果,北方获胜,这一胜利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继美国废除奴隶制通过宪法修正案之后,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白人与黑人一律平等,黑人与白人享有同等权利。然而,在美国从没有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纵观一下已经进入21世纪的美国现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仍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每年有许许多多的美国黑人成为种族歧视政策的牺牲品。1993年,4名美国白人警察毒打一名黑人青年导致这名黑人青年死亡的事件,在洛杉矶引起骚乱。除种族歧视现象以外,美国的社会不公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白人与黑人间的分歧。根据现有的一些数据,美国有色人中穷人的比例是白人的两倍。这一现象也对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美国黑人失业者的比率为8.4%,平均为4.2%,而白人失业人员的比率为3.4%。
美国黑人现状(2)
另外,美国有色人与白人的工作性质和种类也有所不同。有色人种尤其是拉美甚至亚洲移民大多从事一些低收入的体力活。而白人则从事高收入和比较专业的工作。这一丑恶现象的根源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白人由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所以他们的孩子大多在权威学校就读,而有色人种的子女则由于无法支付高额学费,而无法进入高等学府甚至缀学。
换言之,美国有色人种面临的贫困现象,致使他们的子女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导致子女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收入远远低于白人的收入。 困扰美国社会的另一问题就是,医疗和社会保险。美国有色人种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致使他们无法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从而导致黑人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换言之,美国黑人婴儿的死亡率是白人的几倍,有色人种的生命寿限也低于白人的寿命。 另外,关押在美国各大监狱中的在押犯50%有黑人组成。此外,美国社会中政治歧视现象尤为严重。在美国第107届国会中,仅有35名议员是黑人,不到国会总人数的8%,而美国黑人的比率为12%。而美国亚裔和土著人在国会的代表就根本无从谈起。 无论如何,鉴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和其特有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条件可以说,美国95%的财富控制在美国白人的手中,仅有5%的财富属于有色人种。在这之中,那些近几年来非法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的状况则更加令人忧虑。
马丁路德金生平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国亚特兰大市,他同情和理解他人;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果敢、坚强、率直和坦诚。但他在黑人区生活,也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他聪颖好学的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神学博士学位。 1955年12月,蒙哥马利节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金遂同几位黑人积极分子组,织起“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共法与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这从而揭开了持续10余年的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金博士锻炼成民权运动的领袖。 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的全部奖金(54,600万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 68年4月4日,金被种族分子暗杀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他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美国的《展示》杂志将他评为近百年世界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安之若素:(对于困难危险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安然处之)
心急如焚fén 崭zhǎn新 蜕tuì变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济,对事情有益,成)汹涌澎湃 窄zhǎi小 赎shú罪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匿nì迹 巍峨峰巅 蜿蜒wān yán祈祷qí dǎo 镣铐liào kào 枷jiā锁 萎缩wěi suō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缔dì造者 履lǚ行 戳chuō子 侈chǐ谈 拯zhěng救 磐pán石
注音
听录音思考问题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17-25)“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
4、(1)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有什么意义?
5、(2)一百年后,美国黑人现状怎样?
6、(3-4)美国政府曾许下什么诺言?兑现了吗?
7、(5-6)不兑现诺言的后果?
8、(7-8)黑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力?
9、(9-16)黑人此次集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作者认为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10、(26-32)作者满腔热血反复传达一个什么心声?
11、综观全文,这次演讲集会要达到什么目的?
回答问题,理清思路(1)
1 、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明确: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 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明确: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17-25)“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
明确:人人生而平等,共叙兄弟情谊,黑白情同骨肉,圣光批照、满照人间。[彻底消除种族隔离政策,让民主、平等自由真正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
4、(1)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有什么意义?
明确:给黑人带来了希望,结束了漫漫长夜。
5、(2)一百年后,美国黑人现状怎样?
明确:种族隔离、歧视、贫困、萎缩角落、流亡者。
6、(3-4)美国政府曾许下什么诺言?兑现了吗?
明确:给予所有人的生存、自由、和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明确:没有兑现诺言——空头支票。
回答问题,理清思路(2)
7、(5-6)不兑现诺言的后果?
明确:提醒美国,致命伤,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 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8、(7-8)黑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力?
明确:举止得体、纪律严明、非暴力、信任联合所有白人。
9、(9-16)黑人此次集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作者认为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明确:不受迫害歧视、物质富裕、选举权、正义和公正;能够也必将改变。
10、(26-32)作者满腔热血反复传达一个什么心声?
明确:自由
11、综观全文,这次演讲集会要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文章结构
我 有 一 个 梦 想
回顾:肯定《宣言》的重大意义(1)
(斗争的蓝本)
现实
揭露
讽刺
提醒
讲究
表明
未来:斗争必胜 未来光明(17-)
(斗争的必要)
(斗争的展望)
现状
当局
政府
策略
决心
(2-16)
正义的呐喊
时代的呼唤
谢谢大家!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三、注意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的特点。
教学建议
一、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三、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学习要注意体会和揣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年纪稍大的中国人应还记得,1968年春,“文革”还正如火如荼之际,毛泽东发表了一篇“五二O声明”,全国各地为此举行了由上级组织的大规模游行。很多人应还记得,事情同马丁·路德·金被刺杀有关,而这位马丁·路德·金,乃是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事过多年之后,我却发现,不少人居然把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同四百多年前那位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相混淆,而对他的主要主张“非暴力抵抗”,更是懵然无知!1956年,在26岁的马丁·路德·金第一次领导黑人市民,抵制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时,他就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他号召久被歧视的黑人群众说:“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权利和机会,必须通过一些人的牺牲和受难才能得到。”但是,“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课文分析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余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他曾在南方21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次举世闻名的演讲。
这篇演讲词的逻辑非常严密。文章一开始,马丁·路德·金就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了此次游行的起因和目的。他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自然而然地引到目前黑人生活的现状: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下,不仅物质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备受屈辱,虽然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像流亡者一样缺少归宿和安全感。正因为如此,民权组织组织了这次盛大的游行,要求“兑现诺言”,争取民权和自由。这是宪法所赋予黑人的正当权利,是正义的,是合理合法的。
紧接着,作者提醒美国政府,现在正是“兑现诺言”的最佳时机,改善黑人的生存现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时间的迫切性,低估黑人争取正当权利的决心,将会给美国带来致命伤,“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作者也反过来提醒黑人同胞,一定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和策略。马丁·路德·金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正当的权利,反对“以暴易暴”。主张“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而应当用包容、忍耐和博爱的精神来对抗仇恨。在不同的场合,他反复谈到,黑人的斗争决不可出现暴力,“我们将以法律和秩序为最高准则指导我们的行动”,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应成为行动的指南,“尽管我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对我们的白人兄弟决不可怀恨在心,而应停止憎恨。”可以说正是马丁·路德·金的这种思想,为后来黑人民权运动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因为是面对黑人同胞演讲,马丁·路德·金在这一场合必须鼓舞同胞士气,帮助他们树立信念和理想,团结他们共同前进。接下来的几段,马丁·路德·金用一系列气势磅礴的排比句,表达了黑人民权运动的目标,以及对黑人同胞的深切希望。那就是斗争一定要彻底,每个人都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韧劲,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和痛苦的遭遇中都要坚持下去。他充满激情地呼吁大家回到那些最冥顽不化的地方,坚持战斗,不要绝望,胜利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作者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式,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他呼吁种族平等,人格尊严和兄弟般的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实现!这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篇演讲词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饱含激情。作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而且在演讲中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而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形艺术特色
这篇演讲词也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文中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锦上添花。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布置作业
一、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二、以你对现实中最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有积极意义、声请并茂的演说词。
【背景资料】
一、关于马丁·路德·金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1955年获得博土学位。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一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选自《20世纪世界各国大事全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二、有关美国黑人的背景资料
1774年,美国的建国者们把奴隶纳入不予进口的商品之列,并直到1783年才废除了奴隶贸易。除两个州外奴隶制被完全废除--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他们因惧怕经济受损而坚决反对。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废除了奴隶制--最晚一个是1804年的新泽西州。然而南方坚持1845年后加入联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隶制。
从1830年后,在北方就有一个坚定,但却不那么有效的声音在要求全面废除奴隶制。随后,1861年,11个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联,脱离主张废奴的美利坚合众国。南方和北方间的南北战争随之爆发。经过四年的斗争和超过50万人的死亡后,北方获得胜利。《解放宣言》通过了,奴隶终于获得了自由。
但那只是就理论而言。战争已过了一百多年,南方诸州仍抵制为争取给予黑人平等机会而进行的全国性的努力。南方的白人指责黑人导致了战争、失败和贫穷。他们的领袖试图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遗产”。而黑人则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1865年4月林肯总统的不幸遇刺意味着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机会。旧的南方领导人没有被排除在公职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权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为了对付这种压迫,1866年生效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黑人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护。随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给予所有美国公民以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或是否曾是奴隶”。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对待黑人。其结果是,到1895年,实际上所有的黑人都没有得到选举权。在1890年三K党重建之后,情况糟到了极点;在1889年到1919年之间,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妇女受到了私刑。
在20世纪50年代,当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权时,大多数黑人仍处于贫穷和低教育状态。每一次进展都受到阻碍。例如,虽然依据法律,黑人可以选举,但在南方诸州却设置了许多障碍--从繁文缛节一直到私刑,结果只有5%的黑人能够登记。
在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今天,金死了20年后,种族隔离尤其在南方的乡村地区事实上仍存在着。法律声称现在已平等,但存有偏见的白人仍与法律背道而驰。饭店过去只对白人开放。所以当法律判定这样做违法时,饭店干脆关门大吉。在许多南方小镇上现在都没了酒吧、理发店或饭店。那些废除种族隔离的政府学校里只有黑人学生。所有的白人孩子都被带走,进了私立学校。
在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在选举法案(1965年)颁布前,在美国只有不到二百名1黑人担任公职;到1970年是1469名;1980年4912名,1986年超过了6500人。这仅占美国49万名被推选官员的1.3%。现有289名黑人市长,28名妇女管理着超过五万人的城市。
贫困的黑人家庭从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约31%;然而在1986年领取食物救济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换取食物)的人中,黑人占 37%,有45%的年轻黑人要去救济所。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妇女。1987年,“美国黑人状况”称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业情况:“在诸如底特律、布法罗、芝加哥及克里弗兰等城市,在劳动市场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过了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城市里的最高记录。”
而在另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例子--比尔·科斯比在1987年是全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的人,吸引了8300万观众看他的电视系列节目,赚了近一亿美元。杰西·杰克逊是另一个成功例子--他是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者。流行歌星如麦克尔·杰克逊和蒂娜·特娜的摇滚音乐会遍及全球。其他像管理人员克里弗德·R·华伦,前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养老金基金主席及一名企业家,赫尔曼·E·瓦伦丁,是美洲系统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和总裁。
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获得了医生、律师、银行家、经理和其他职位。据估计到2000年,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非白人--这包括亚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凭着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动,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或许会在下一个20年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