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核时间:
总2第课时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问题导学:同学们用业余时间捉到一些鼠妇,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你们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2)预习展示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又可分为
和
。前者主要包括
、
、
、
和
;后者主要指
。
2.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既能
环境,也能
环境。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究过程
【小知识】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
(一)提出问题: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做出假设:(1)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鼠妇喜欢温暖的环境。
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
观看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视频
把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鼠妇的数目
环境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黑暗潮湿
明亮干燥
学生得出结论:
活动二:学生自学教科书的内容,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结合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条件说明什么是生态因素?
又分为什么?各包括哪些类型?
活动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0页中图1-10,描述蚯蚓适于在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训练巩固:
1.鼠妇生活的环境是
(
)
A.土壤
B.水中
C.干燥的陆地上
D.潮湿的陆生环境
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为
(
)
A.1只
B.2只
C.10只
D.11只
3.把鼠妇置于湿度分布不均的环境中,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这主要是研究哪种环境素对鼠妇的影响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对于草原植物来说,哪种生态因素是生物因素
(
)
A.光
B.水
C.鹿
D.温度
5.温暖潮湿地区,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干旱地区要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和温度
C.空气
D.土壤
6.天气逐渐变冷了,蛇要冬眠了,影响的主要生态因素
(
)
A.阳光 B.水
C.温度
D.食物
7.海带在淡水里无法生存,这说明
(
)
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环境能适应一定的生物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环境
8.“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这说明
A.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
9.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0.海南森林茂密,但沙特阿拉伯与海南同纬度的地区却是荒漠,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阳光
B.温度
C.土壤
D.水
1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
B.柳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C.淡水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华
D.枫树在秋天落叶
1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雨露滋润禾苗状”
C.“草生豆苗稀”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学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