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一、单选题
(2021·湖南)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究成下面小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根据材料可知,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小海坨山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图示山峰及山脊线的东北侧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山脊线的东南侧为冬季风的背风坡,有来自东南方向渤海的暖湿气流与西北风越过山地的下沉气流相遇形成半山腰云。故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上题的分析,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来自渤海),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由材料可知,小海坨山半山腰成云与爬坡湿润气流有关,所以大气相对湿度与成云密切相关,①正确。
在半山腰云形成的过程中,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相对冷干,爬坡湿润气流相对暖湿,二者相遇的交界面附近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需要精准观测气温垂直分布,③错误,④正确。
气流的垂直运动可以引起山坡的气压变化,但气压的变化会导致水平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②错误。
故答案为:C。
(2021·浙江)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列小题。
4.该溪流 (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5.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C
5.B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1)地球的演化历程:
(2)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4.A.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选项错误。
B.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选项错误。
C.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选项正确。
D.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5.A.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选项错误。
B.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选项正确,
C.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C选项错误。
D.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021·浙江)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列小题。
6.甲地位于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7.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A
7.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影子的方向可以反映光源的方位,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正午时为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6.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7.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②对。故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8.(2020·浙江)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1)B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答案为:B。(2)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定值(等高距)或者为0。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形坡度的陡缓,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大为山顶(山峰),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小为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之间地势平缓的地方是鞍部,等功效弯曲处,等高线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多条等高线交于某地的地貌是陡崖。在同一地图中相邻的等高线之间是等高距或者是0。
9.(2020·浙江)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答案】(1)D
(2)C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10.(2020·新高考I)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答案】(1)A
(2)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答案为:A。(2)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答案为:A。
【点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地形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剖面图示意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用“ ”符号表示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11.(2019·江苏)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以两地之间的等高线凸高,并且中间还发育这一条河流,因此甲、乙两地处于河流两侧的山坡上,图示区域范围不大,植被类型几乎没有差异,两地距离河流远近差异不大,水源条件相近,但两地一处处于阳坡,另一处处于阴坡,两地的坡向不同是影响建筑物布局的主要因素。D符合题意。
(2)根据建筑物附近的等高线分布的特点可知,海拔高于建筑物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为凹坡,海拔低于建筑物处的等高线较稀疏,为凸坡。建筑物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但并非是平地),因此B选项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建筑物附近的地形起伏变化特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地形单元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③山脊: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凸出。④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凸出。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⑥陡崖:多条等高线的交会处。
(2)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2.(2019·北京)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小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50千米 B.200千米 C.500千米 D.2000千米
【答案】(1)C
(2)B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分析】(1)A、该区域位于港珠澳地区,东部沿海,需在海洋中修建大桥,技术要求高,修建成本高,A不符合题意;
B、处于优良港湾地区,海运便利,B不符合题意;
C、该区域经济发达,贸易量大,交通需求量大,C符合题意;
D、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均衡,人口迁移较少,D不符合题意;
(2)据题意,经线处处相等,我国南北纬度跨度约为50°,经线跨纬度1°约等于111km,所以我国南北实际距离约为50°×111=5550km,而图中南北距离为30cm,所以图中1cm约等于实际距离185km,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B
【点评】(1)本题关键在于区域定位,该区域位于港珠澳地区,属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贸易量较大,属于优良避风海港,国内外货物运输量较大,海运条件便利,市场需求量大;人口迁移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2)在经纬网图中,经线处处相等,而纬线的长度则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经线跨纬度1°=111km,而纬线跨经度1°=111km×cosα(α为当地纬度数)。
13.(2018·全国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图3
(1)2月7号,当恩克斯宝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检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点为中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恩克斯宝岛的经度是165°E左右,是东11区,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相差3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8区比东11区晚3小时,所以A正确。故选A。
(2)恩克斯堡岛的纬度是75°S,根据90°S极地高气压吹向60°S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是极地东南风,所以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故选D。
(3)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是冰川中陆缘冰及海冰集中分布地,对全球变暖敏感,B正确;生物类型较少,A错误;大气质量优良和人类活动影响不是恩克斯堡岛独有的,AC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1)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关键是恩克斯宝岛经度的判断,要根据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旋转判断东西经,再依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
(2)(3)题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查站为背景材料,考查时间计算、大气环流、风向、南极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题组难度不大,该题组的设置也可以引起人们对两极地区的关注,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三个方面在本题组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呈现。
14.(2018·北京)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与下面信息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分析】做题关键点要抓图文信息,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从比例关系和描述上A最符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某行政村基建为载体,考查地图的相关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判读、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2017·江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2)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答案】(1)A
(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水库大坝宜建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2)水库建成后能够开发河流水能资源,不会增加径流总量,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
【点评】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本题主要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选择合理的水库大坝修建地址。考查新建水库带来的影响。
16.(2017·江苏)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渐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⑧ D.④
【答案】(1)D
(2)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中国的气候
【解析】【分析】(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浙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浙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①位干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
【点评】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综合题
17.(2020·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1)
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 。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
(2)
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
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答案】(1)西高东低;平原
(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
(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1)地势描述主要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方面叙述。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河南西部海拔最高在1000米以上,西部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东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因此河南省地势是西高东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图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等高线稀疏,应该是平原地区,因此从地貌类型看,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2)空气质量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反之越差。此次污染过程,表中11月28日至12月5日,安阳每天空气质量数值均大于南阳,说明此次污染过程南阳污染程度较轻。冬半年我国北方燃煤取暖,大气污染较重,河南北部临近山西、河北,冬季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据图可知,安阳临近这两个省份,冬季西北季风将污染物带到安阳,安阳受到的污染较重;而南阳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且距离山西、河北较远,因此受到的污染较轻。(3)题目要求从能源利用角度回答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时污染是北方燃煤造成。我国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应该优化用煤结构,可以将其集中转化成二次能源,减轻污染;发展科技,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冬季北方采取集中供暖方式,减少污染范围,改进能源利用方式,可以采取发电厂废热供暖等;开发新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点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8.(2020·江苏)[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
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底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
【点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 等。海水表面温度的高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此外, 寒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也会受影响。 —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 冬季低些;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高些、高纬低些;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 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过海区水温。
海洋表面水温规律:海洋表层水温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
海洋垂直方向水温规律:从海面向下,水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到一定深度后,水温随着深度的下降就不再有明显的变化了。
19.(2018·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
【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 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结合图3可以很容易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2)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山脉,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3)结合材料二可知,陕南为汉中谷地和大巴山、秦岭,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关中主要为渭河平原(或渭河谷地),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降水减少,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森林草原)。(4)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汉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陕北高原降水偏少,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农业发展方向为农牧业结合。
故答案为:(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 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
【点评】本题以陕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载体,考查地理图表判读、气温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0.(2017·新课标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水中美食”之称,白斑狗鱼是雌雄同体,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背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国的气候
【解析】【分析】(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点评】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21.(2018·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7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图18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19为“我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 ,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 。
(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 。
【答案】(1)澳大利亚;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传统工业区;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根据图17可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最多的源地为澳大利亚(65600.9万吨);与其他几个进口源地相比,澳大利亚距离我国较近,交通运输成本较低。
(2)结合图18可知,在人均GDP达到6000~7000美元之前,人均粗钢需求量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在人均GDP达到6000~7000美元之后,人均粗钢需求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所以我国人均粗钢需求量呈下降趋势,但我国人口数量短期内是增长的,所以粗钢需求量短期内是上升的,结合粗钢利润低,可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转型,粗钢需求量应该下降。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三关于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和粗钢产能的变化,从产能、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性、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能耗及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
(4)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主要是针对以上的问题逐条进行整治。如去产能、拓宽原料进口渠道、加强技术研究、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环保力度等。
故答案为:(1)澳大利亚 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 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点评】本题以钢铁产业为载体,考查世界地理特点、钢铁生产的区位条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 / 1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一、单选题
(2021·湖南)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究成下面小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3.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浙江)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列小题。
4.该溪流 (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5.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浙江)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列小题。
6.甲地位于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7.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0·浙江)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9.(2020·浙江)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10.(2020·新高考I)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11.(2019·江苏)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A. B.
C. D.
12.(2019·北京)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小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50千米 B.200千米 C.500千米 D.2000千米
13.(2018·全国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图3
(1)2月7号,当恩克斯宝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检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14.(2018·北京)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与下面信息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17·江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2)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16.(2017·江苏)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渐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⑧ D.④
二、综合题
17.(2020·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1)
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 。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
(2)
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
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18.(2020·江苏)[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
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19.(2018·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 。
(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
20.(2017·新课标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水中美食”之称,白斑狗鱼是雌雄同体,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背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21.(2018·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图17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略图”。
材料二 有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2017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7990美元和8836美元。图18为“人均粗钢需求增幅与人均GDP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产能利用率是指行业发挥生产能力的程度,是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率。一般认为,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78%~83%时较为合理,低于75%则为产能严重过剩。图19为“我国2010年~2015年粗钢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统计图”。
(1)我国铁矿石进口最主要的源地是 ,从该地进口铁矿石在运输上的优势是 。
(2)推测我国未来粗钢需求量将出现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大气的运动;大气热力环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根据材料可知,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小海坨山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图示山峰及山脊线的东北侧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山脊线的东南侧为冬季风的背风坡,有来自东南方向渤海的暖湿气流与西北风越过山地的下沉气流相遇形成半山腰云。故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根据上题的分析,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湿润气流(来自渤海),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由材料可知,小海坨山半山腰成云与爬坡湿润气流有关,所以大气相对湿度与成云密切相关,①正确。
在半山腰云形成的过程中,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相对冷干,爬坡湿润气流相对暖湿,二者相遇的交界面附近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较大,因此需要精准观测气温垂直分布,③错误,④正确。
气流的垂直运动可以引起山坡的气压变化,但气压的变化会导致水平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②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4.C
5.B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1)地球的演化历程:
(2)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4.A.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选项错误。
B.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选项错误。
C.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选项正确。
D.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5.A.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选项错误。
B.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选项正确,
C.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C选项错误。
D.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6.A
7.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影子的方向可以反映光源的方位,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正午时为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6.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7.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②对。故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1)B
(2)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答案为:B。(2)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定值(等高距)或者为0。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形坡度的陡缓,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大为山顶(山峰),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小为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之间地势平缓的地方是鞍部,等功效弯曲处,等高线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多条等高线交于某地的地貌是陡崖。在同一地图中相邻的等高线之间是等高距或者是0。
9.【答案】(1)D
(2)C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10.【答案】(1)A
(2)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答案为:A。(2)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答案为:A。
【点评】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地形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剖面图示意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用“ ”符号表示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11.【答案】(1)D
(2)B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以两地之间的等高线凸高,并且中间还发育这一条河流,因此甲、乙两地处于河流两侧的山坡上,图示区域范围不大,植被类型几乎没有差异,两地距离河流远近差异不大,水源条件相近,但两地一处处于阳坡,另一处处于阴坡,两地的坡向不同是影响建筑物布局的主要因素。D符合题意。
(2)根据建筑物附近的等高线分布的特点可知,海拔高于建筑物处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为凹坡,海拔低于建筑物处的等高线较稀疏,为凸坡。建筑物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但并非是平地),因此B选项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建筑物附近的地形起伏变化特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地形单元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③山脊: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凸出。④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凸出。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⑥陡崖:多条等高线的交会处。
(2)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2.【答案】(1)C
(2)B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分析】(1)A、该区域位于港珠澳地区,东部沿海,需在海洋中修建大桥,技术要求高,修建成本高,A不符合题意;
B、处于优良港湾地区,海运便利,B不符合题意;
C、该区域经济发达,贸易量大,交通需求量大,C符合题意;
D、该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均衡,人口迁移较少,D不符合题意;
(2)据题意,经线处处相等,我国南北纬度跨度约为50°,经线跨纬度1°约等于111km,所以我国南北实际距离约为50°×111=5550km,而图中南北距离为30cm,所以图中1cm约等于实际距离185km,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B
【点评】(1)本题关键在于区域定位,该区域位于港珠澳地区,属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贸易量较大,属于优良避风海港,国内外货物运输量较大,海运条件便利,市场需求量大;人口迁移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2)在经纬网图中,经线处处相等,而纬线的长度则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经线跨纬度1°=111km,而纬线跨经度1°=111km×cosα(α为当地纬度数)。
13.【答案】(1)A
(2)D
(3)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点为中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恩克斯宝岛的经度是165°E左右,是东11区,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相差3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8区比东11区晚3小时,所以A正确。故选A。
(2)恩克斯堡岛的纬度是75°S,根据90°S极地高气压吹向60°S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是极地东南风,所以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故选D。
(3)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是冰川中陆缘冰及海冰集中分布地,对全球变暖敏感,B正确;生物类型较少,A错误;大气质量优良和人类活动影响不是恩克斯堡岛独有的,AC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1)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关键是恩克斯宝岛经度的判断,要根据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旋转判断东西经,再依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
(2)(3)题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查站为背景材料,考查时间计算、大气环流、风向、南极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题组难度不大,该题组的设置也可以引起人们对两极地区的关注,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三个方面在本题组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呈现。
14.【答案】A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分析】做题关键点要抓图文信息,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从比例关系和描述上A最符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某行政村基建为载体,考查地图的相关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判读、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答案】(1)A
(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水库大坝宜建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2)水库建成后能够开发河流水能资源,不会增加径流总量,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
【点评】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本题主要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选择合理的水库大坝修建地址。考查新建水库带来的影响。
16.【答案】(1)D
(2)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中国的气候
【解析】【分析】(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浙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浙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①位干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
【点评】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7.【答案】(1)西高东低;平原
(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入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
(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分析】(1)地势描述主要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方面叙述。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河南西部海拔最高在1000米以上,西部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东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因此河南省地势是西高东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图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等高线稀疏,应该是平原地区,因此从地貌类型看,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2)空气质量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反之越差。此次污染过程,表中11月28日至12月5日,安阳每天空气质量数值均大于南阳,说明此次污染过程南阳污染程度较轻。冬半年我国北方燃煤取暖,大气污染较重,河南北部临近山西、河北,冬季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据图可知,安阳临近这两个省份,冬季西北季风将污染物带到安阳,安阳受到的污染较重;而南阳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且距离山西、河北较远,因此受到的污染较轻。(3)题目要求从能源利用角度回答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时污染是北方燃煤造成。我国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应该优化用煤结构,可以将其集中转化成二次能源,减轻污染;发展科技,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冬季北方采取集中供暖方式,减少污染范围,改进能源利用方式,可以采取发电厂废热供暖等;开发新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点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8.【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底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
【点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 等。海水表面温度的高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此外, 寒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也会受影响。 —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 冬季低些;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高些、高纬低些;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 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过海区水温。
海洋表面水温规律:海洋表层水温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
海洋垂直方向水温规律:从海面向下,水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到一定深度后,水温随着深度的下降就不再有明显的变化了。
19.【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 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结合图3可以很容易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2)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山脉,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3)结合材料二可知,陕南为汉中谷地和大巴山、秦岭,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关中主要为渭河平原(或渭河谷地),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降水减少,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森林草原)。(4)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汉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陕北高原降水偏少,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农业发展方向为农牧业结合。
故答案为:(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
关中:平原(盆地)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
陕北:黄土高原为主 温带草原(森林草原)
(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
【点评】本题以陕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载体,考查地理图表判读、气温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0.【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国的气候
【解析】【分析】(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点评】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21.【答案】(1)澳大利亚;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传统工业区;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根据图17可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最多的源地为澳大利亚(65600.9万吨);与其他几个进口源地相比,澳大利亚距离我国较近,交通运输成本较低。
(2)结合图18可知,在人均GDP达到6000~7000美元之前,人均粗钢需求量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在人均GDP达到6000~7000美元之后,人均粗钢需求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所以我国人均粗钢需求量呈下降趋势,但我国人口数量短期内是增长的,所以粗钢需求量短期内是上升的,结合粗钢利润低,可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转型,粗钢需求量应该下降。
(3)我国粗钢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结合材料三关于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和粗钢产能的变化,从产能、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性、经济效益、技术水平、能耗及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
(4)我国粗钢生产领域的应对策略主要是针对以上的问题逐条进行整治。如去产能、拓宽原料进口渠道、加强技术研究、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环保力度等。
故答案为:(1)澳大利亚 运输成本低(距离相对较近)
(2)先升后降 经济水平提高;产业升级转型
(3)产能过剩;对原料和市场依赖性强;经济效益低;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
(4)去产能;多种途径保障原料供给;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环保力度。
【点评】本题以钢铁产业为载体,考查世界地理特点、钢铁生产的区位条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