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阅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C
A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
(1)原因:①地理位置相邻;(2分)
②秦国有许多来自三晋的士人;(2分)
③三晋学风与秦俗契合。(2分)
(2)举措:①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1分)
②重农抑商;(1分)
③统一度量衡。(1分)
积极作用:使秦国国富兵强,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
消极作用:将社会引向残酷、愚昧、军事色彩浓厚专制道路,使秦朝短命而亡。(2分)
18.(12分)
评分标准:
①论题1分。明确写出论题且没有逻辑错误,得1分。
②论述过程10分。论述过程逻辑正确,引用史实准确且适合,多角度论证,得10分。
如果单一史实和单一角度,得4分。
③总结陈词1分。总结陈词要明确扣到论题,且要对论述进行总结和升华,得1分。
重复论题或不写总结陈词或者总结陈词的结论与论述不一致,不得分。
示例:(示例不是唯一答案,仅供参考)
论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阐述:十年“文革”使中国错失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社
会正处于百业待兴,百废待举的社会转折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中共中央纠正了“左”倾错误方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平反重大冤假错案;在经济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尝试;思想文化:真理标准的讨论推动了思想解放,尊重科学和教育,尊重知识和人才;文化生活逐步走向开放。对外关系: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日、中美建交,开始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综上所述,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抓住历史机遇,推动社会发展和转型。
19.(15分)
(1)影响:①促进民族交融,开发中国江南地区;(3分)
②灭亡西罗马帝国,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3分)
③建立新兴国家。(3分)
(2)作用:①入侵带来欧洲宗主国文化的传播;
②印第安人和非洲文化得以保存;
③美洲多元文化并存;
④人口迁移带来文化交融。
(注: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20.(12分)
(1)认识:①故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华文明成就的标志;(3分)
②集艺术、建筑、历史、宫廷文化价值于一体。(3分)
(2)做法:①延续历史,传承文化;
②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③加强研究,扩大宣传教育;
④合理开发,适度利用;
⑤提高保护技术;
(注:以上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PAGE2021年7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校
1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马贴在相应位L
名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庄题目的答章标号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扦题时,将答橐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议卷上无效
4考议坫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装
1.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早,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于开皇三年“奏令民间每秋
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中政府将民
间自发兴起的义仓推广至全国,经过多年经营,隋代各地义仓无不充盈。据此可知
A.隋代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完善
B.中央集权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C.统一的全国市场最终形成
D.社会教济受儒家思想影响
:2.1007年,宋朝应党项首领李德明的要求与其进行榷场贸易,西夏建立后双方就此还签
订了合约,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其待宋不恭
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方不许,后其上章谢罪,
线宋才恢复植场这反映了宋朝
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界贸易
3.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英美商人偷偷去侦察,见容闳任局长,而管事的都是
不专业的人,机器也不保养、改进,就松了一口气,这表明当时
A.上海是外商企业的集中地
B.民用工业辅助了军事工业
C.民用工业的经营模式陈旧
D.洋务运动具有反帝的性质
:4.美国学者杜成在1919年谈到辛亥革命的“相对失败时断言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
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义上的政体革
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这一观点
A.认为政治交革助推民主观念的发展
B.指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
C.肯定辛亥革命在政体革命上的贡献
D.强调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5.图1是193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刊登的反对贪污浪费、厉行节
约的报道,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图1
A.杜绝了贪污浪费的现象
B.解决了根据地的经济困难
C.着眼于建设康洁的政权
D.致力于增加根据地的收入
6.某纪念馆中有这样一段人物介绍,“1931年夏,郑桂林在东北军十三旅六三三七团任
作战参谋,“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毅然作出辞官北上抗日的抉择……为集聚抗日
力量,他奔走于缓中、青龙、兴城、建昌、锦西之间,组创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第四十八路军,始为千人,年后竟发展到拥有5个纵队、26个师、两万余众的抗日
武装力量,此部在辽西转战、热河戍边、保卫长城等战役中均著有英雄战绩。”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辽西民众“九一八”后已开始抗战
B.东北民众开创了全民抗战局面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获得有力支援
D.国民政府积极组织对日作战
7.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对本次土
地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它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③它为结成工农联盟创造了条件
④它从经济政策上升到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高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胜利化工厂的原型是国营东方化工厂,该厂1965年由辽宁
庆阳化工厂375厂联合805厂、845厂和255厂援建,其主要产品是火药、炸药
与材料中相关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A.三线建设背景是当时国际形势紧张
B.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东北地区
C.三线建设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
D.三线建设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