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9 22: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的最本质区别是(?
?

A.
前者用手工生产,后者用机器生产
B.
仅仅是名称的不同
C.
前者出现时间较早,后者出现时间较晚
D.
前者规模较小,后者规模较大
英国由农民占主导的社会职业结构向操作机器的工人占主导的职业结构转变。直接导致
职业结构发生变化是因为(???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
A.
革命中没有出现暴力斗争
B.
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D.
革命对于推动工业革命的作用
16-18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工场手工业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益发达的劳动分工,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日趋专业化,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这就为18-19世纪产业革命的发生,为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上述材料论述的是手工工场的
A.
内容
B.
条件
C.
特点
D.
作用
有学者指出,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勒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
“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
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
殖民扩张推动了工业化革命
C.
非洲奴隶反殖民压迫是正义的
D.
非洲和欧洲同时进行工业化革命
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
A.
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B.
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下图中的发明是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他的发明者是哈格里夫斯,该机器名称是()
A.
“珍妮纺纱机”
B.
飞梭
C.
蒸汽机
D.
水力织布机
英国开近代工业文明之先河,也影响带动了众多国家。以下哪一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A.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B.
蒸汽机车???????
C.
珍妮机???????
D.
蒸汽火船???????
英国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

A.
18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8世纪初
D.
19世纪末期
下图是博物馆收藏的英国蒸汽引犁。蒸汽引犁在19世纪中期,曾广泛用于农耕。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明者是斯蒂芬孙
B.
以内燃机作为动力
C.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D.
工业革命成果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生产
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并为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条件的技术革新是()
A.
凯伊发明飞梭
B.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
瓦特改进蒸汽机
D.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历史学家使用“机器生产”“对立阶级”“现代工厂制度”等词汇来描述
A.
西欧社会的演变
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工业社会的来临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A.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
已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下列情景不可能见到的是
A.
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
B.
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图
8
C.
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城市霓虹灯闪烁
D.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年一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材料反映了(?
?

A.
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B.
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C.
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D.
破坏环境影响健康
某校的“历史名人墙”上展出这样一位人物,这位人物是
__________简介
德国人,他在中学毕业考试的作业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负担所压倒……
1848年,他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在纲领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A.
恩格斯
B.
马克思
C.
伏尔泰
D.
欧文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A.
经济基础
B.
阶级基础
C.
实践基础
D.
理论来源
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A.
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
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
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
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人民宪章》小册子、《国际歌》歌词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
杰出人物的作用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民族解放运动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
B.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C.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起到进步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被推翻
D.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某学者评价说:“它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与这部著作相关的史实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B.
俄国十月革命把该理论变成了现实
C.
它的产生根源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D.
它宣扬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之所以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
是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的
B.
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C.
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恩格斯评价《共产党宣言》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C.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某学校九年级八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第一国际”、《国际歌》歌词。由此可看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思想解放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近代文学艺术
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段话强调巴黎公社(?
?

A.
缺乏工人政党的正确领导
B.
丰富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C.
得到了马克思直接的指导
D.
确立了无产阶级长期执政的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
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重要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新的动力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4)据材料四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中国经济网??????????????????????????????????????????????????
(1)“欧洲生产的革命”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图片为伦敦水晶宫,是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的展馆。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手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引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引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材料一提示了推动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也是关于工业革命的论述,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国家的什么部门?
(3)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发明又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一时期虽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但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倒从
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

——摘编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材料二?
我们所说的启蒙运动是历经数代而逐渐形成的,起初是一种个人思想,到了18世纪40年代晚期才成为一场自觉的运动。……启蒙思想家之间时常会就各种问题的答案发生分歧。但是,他们的团结使其很清楚,谁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尤其是基督教和教会。同样,这些启蒙思想家拥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启蒙思想家们坚信,为了在尘世谋求更好的生活,人类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尽一切可能扩大这种掌控。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他们才团结在了一起。??????????????????????????????????????
——莱斯特·克罗克《启蒙时代》
材料三?
斯大林说:《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摘编自《共产主义运动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古典文化”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试列举一例这一时期世俗题材的艺术绘画作品。
⑵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思想家能够“团结在一起”的原因。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在
18世纪还为哪一国家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在它的影响下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⑷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社会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摘编自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材料二?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思想解放向前一步,改革开放才能更进一步。习近平同志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40年前,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紧密结合起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黄正平《在解放思想中实现新发展》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摘自徐志栋《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品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并分析马克思主义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B
6.
C
7.
A
8.
C
9.
A
10.
D
11.
C
12.
C
13.
C
14.
C
15.
D
16.
B
17.
A
18.
C
19.
C
20.
C
21.
A
22.
D
23.
B
24.
C
25.
B
26.
(1)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金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煤产量迅速增加;火车。
(3)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7.
(1)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蒸汽机、火车机车、纺织品等。
(3)科技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28.
(1)直接原因是:17世纪以后,随着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必须发明和使用机器,改进技术。
(2)英国;棉纺织业。
(3)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车(或者火车)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由蒸汽动力代替人力,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使用蒸汽对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
29.
(1)古典文化”:指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作品:《蒙娜丽莎》。
(2)原因:①启蒙思想家有共同的反对目标,如基督教和教会;②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都是谋求更好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政权:巴黎公社。
???????(4)关系: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思想解放也能推动社会进步。??
30.
(1)影响: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促进了欧洲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催生了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
(2)内在联系: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证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3)意义: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原因: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并指导社会实践。
(4)关系:思想解放为社会转型提供思想基础;社会转型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