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上册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说课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上册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说课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0 10: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目 录
说教材
说学情
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
教学预测
说教学立意
说教学目标
1
说教材
教材地位
课标要求
【教材地位】:本课是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个子目,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所以说,本课上承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说教材
2
说学情
学习主体为高二学生,已经历经了将近两年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了比较系统的知识和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但是有时候解决问题时会出现不深刻、不全面的现象。所以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补充一些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说教学目标
1.搜集五四运动的部分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2.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3.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4.掌握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3.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针对我校倡导的“三案两课”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有:
教法:问题探究法、启发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4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游行示威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图片,可直观清楚地让学生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材料一: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南南北北,东东西西。老老少少,文文武武。处处惊惊慌慌,时时杀杀砍砍。哭哭啼啼,搜搜刮刮。真真凄凄惨惨,看看干干净净。
材料二 :从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材料三 :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材料四: —《中国通史》
一、五四爱国运动
(一)、背景
巴黎和会会场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分析,让学生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p54,完成下列表格。(五四运动的经过、结果、性质,意义)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经过
结果
性质
意义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之后,那么“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三)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更能加深学生对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材料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投身罢工运动,成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2:马列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将《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材料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而且材料中还体现“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既可以提高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历史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一)、条件
(二)、中共一大二大
阅读课本p55,改写下边的错误。
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在北京秘密召开。大会通过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并制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资产阶级,领导学生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书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和最高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考查了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又与八省联考历史16题联系密切,为以后新高考题型提供新的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两则视频中中国的变化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家国情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变得日益强大,中国人越来越对国家有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这就是中国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三)、意义
5
板书设计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背景
经过
结果
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
条件
中共一大二大
意义
板书设计
6
教学预测
教学预测
本着“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有更新的感悟,提高自己的历史能力与素养。通过不同类型的史料,让学生们多多接触课外知识,多了解史料,多学多看多做。
但是学生们因为接触的史料较少,所以有的史料分析可能会出现不全面,不深刻的问题,这就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