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六节 鸟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外形:体形呈 型,体表覆 ,前肢变成 。
2.运动系统:翼是鸟类的 器官;骨骼 、 、 ,有些骨内部 ,可减轻 , 肌特别发达, 上高耸的凸起叫做 。
3.消化系统:食量 ,消化能力 ,体内不贮存粪便。
4.循环系统: 频率快。
5.呼吸系统:有 和 ,鸟类特殊的呼吸方式叫 。
6.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_;胸肌发达,附着在_______,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7.鸟的主要特征: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8.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_和__________,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
B.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C.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D. 家鸽的体内有气囊,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2、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
B. 蜥蜴用肺呼吸,卵有坚韧的外壳,能摆脱对水的依赖
C. 青蛙水陆两栖,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 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3、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气囊,②是肺
B. ①和②之间是不相通的
C. ①和②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 ②可辅助①进行呼吸
4、下列关于家鸽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体被羽毛 B. 体温恒定 C. 长有牙齿 D. 前肢为翼
5、“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B. 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C.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飞行
D. 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鱼用鳃呼吸,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 青蛙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 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主要原因
D. 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
7、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 气囊 B. 肺 C. 气管 D. 肺和气囊
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与诗句中黄莺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青蛙 B. 鲫鱼 C. 羚羊 D. 大山雀
9、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蚯蚓、家鸽、青蛙三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 体壁、肺、肺和皮肤 B. 体壁、肺和气囊、肺和皮肤
C. 体壁、肺和气囊、肺 D. 皮肤、肺、肺和皮肤
10、“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多姿多彩的动物让自然界充满勃勃生机。下列关于各种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
A. 蚯蚓是环节动物,它的身体呈圆筒形
B. 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 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
D. 家鸽是鸟类,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囊
11、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蝗虫具有坚韧的外骨骼,不容易被天敌捕食
B.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水中的阻力
C. 家鸽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 蟒蛇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适于陆地生活
12、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河蚌身体外表有贝壳,适应两栖生活
B. 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C. 家鸽用气囊辅助呼吸,适应飞行生活
D. 蚯蚓用湿润体壁呼吸,适应土壤生活
13、下列生物与其特征相匹配的是( )
A. 绦虫和蛔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B. 蜘蛛和蝴蝶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 鲨鱼和扬子鳄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 蝙蝠和大山雀的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呼吸
14、生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家鸽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B. 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皮肤呼吸就能满足氧气的需求
C. 鲫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 龟的卵较大、养料多且含一定的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龟
15、“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燕子在飞行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鸟产生大量能量无关的是( )
A. 心跳频率快,运输能力强 B. 气囊辅助呼吸,可获得充足氧气
C.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 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16、鸟类有许多适应飞行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鸟类体温恒定,所以能够飞行
B. 鸟类的气囊能贮存空气,与肺一样能进行气体交换
C. 鸟类的骨骼轻、薄,有的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D. 鸟类的翼(翅膀)的肌肉最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非选择题
1、资阳又叫雁城,曾经每到大雁归回的日子,就会看到一排排的大雁从北方飞来,栖息沱江沙洲,而今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很难再觅大雁的踪迹。随着资阳的生态发展随处可见绿荫葱葱,近几年我们又在沱江边上进行大雁放飞活动。请联系大雁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大雁属鸟类,身体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大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但是鸟类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______,可以辅助呼吸。
(3)在大雁的肌肉中最发达的是______,这与飞行时牵动两翼运动有密切关系。
2、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经过普通鸽子驯化而成。信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
(1)信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呼吸方式是 ______ 。
(2)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①将1000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鸽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用 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
③在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出归巢速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④根据探究的问题,结合曲线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差异20不太明显(嗅觉丧失的鸽子在熟悉的环境下近距离放飞能够顺利归巢);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出现了明显差异,这一现象说明 。
⑤本实验选用许多只信鸽进行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
3、某小组进行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他们选取鸟的标本作为观察对象,请结合标本完成下列问题:
(1)鸟的身体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鸟的体表覆______,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
(3)鸟的______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鸟的骨骼______、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