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 开花和结果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 开花和结果 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21: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二章按照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设计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三节内容。本课是第三节。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该周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着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教学思想,我确定本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 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2) 通过对传粉和受精的概念描述,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生理意义;
(2)养成爱护花草、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
从知识点的角度看1)花的哪些结构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是最重要的 、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2)从学习过程来看,如何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答案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我准确把握学生这一心理,力求通过学生实验,观看录象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学生此时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个教学目的应该可以达到。
三、教学方法
而科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怀疑、思辨和实证。
1)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所以,在本课中,我根据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掌握知识。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
2)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有的内容比较抽象。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因此我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
四、教学程序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是以“花与果的关系”为主要线索。为此,我对课堂教学做了如下设计:
1、情景引入:创设情景是引导学生质疑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给学生准备了《中国十大名花》的图片,伴随美妙的音乐,旨在起到三个作用:1)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新课标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2)激发学生的兴趣。3)通过设计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花是美丽的,但它仅仅是为了让你欣赏吗?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相关问题,如:"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 "?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2、关于《花的结构》的教学:(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请学生画花,了解学情;
2)以“当我们走近一朵花,会看到花的哪些结构呢?”问题,引出观察实验。根据我们本地的实际,时至初冬,鲜花难找,我用提前浸泡好的白菜花做实验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鲜花,对照课本上的图Ⅲ—15,分组解剖、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技能目标。
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花的结构认识,有可能提出很多疑问:为什么花的结构不一样?为什么有的花有香味而有花没有?……
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做了两个准备:1)用一段视频介绍花的完整结构,引导学生一起归纳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达成第一个知识目标——概述花的结构。2)以图片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有关的花的分类知识,拓展其知识面,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3、知识过渡:
在学生已经认识花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2)开花后一定能结果吗?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4、教学《传粉和受精》时,传粉和受精比较抽象,先让学生观察视频《被子植物的繁殖》,用形象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再用多媒体简要的给学生补充介绍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知识,用fiash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双受精”过程,最后请学生概括描述传粉和受精的概念,达成第2个知识目标——描述传粉和受精,并落实第2个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体现新课标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
引问: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花开后,果实和种子又是怎么形成的? "引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学习。
5、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较难的问题简单化,突破本课难点并达成第3个知识目标——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同时落实情感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6、课堂小结:
7、课堂反馈:
(1) 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
(2) 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结构产生什么变化? 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
花瓣 胚
雄蕊 果实
花柱 果皮
子房 种子
子房壁
胚珠 凋落
受精卵
(3)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4)有的花并不结果,如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都不结果。请解释这种现象。
8、章节小结:
(1) 通过一个学后探究活动进行小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被子植物的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能不能以桃树为例,把被子植物的一生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总结被子植物的一生:
"种子→ 幼苗→ 桃树→ 桃花→ 桃"。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1、心理特点:
2、教学目标 热情 好奇心强 感性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