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2.吹灭蜡烛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图书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房屋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4.关于Mg+CO2MgO+C,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反应 B.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C.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5.“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为防止饮用水中含有杂质、细菌等危害人体健康,生活中最好饮用蒸馏水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做甲烷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D.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7.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扑灭
B.室内起火时,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8.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C.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D.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9.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丰富想象,幻想点燃木星与地球的气体,从而将地球推离木星。现实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爆炸一定是由燃烧引起 B.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C.救火时,要迅速打开所有门窗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10.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B.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内焰上加热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适当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11.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C.燃烧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12.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 )
①N2和O2 ②H2和CO ③煤气和空气 ④面粉和 空气 ⑤H2和O2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3.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滤纸片和乒乓球片切勿取大块
B.实验过程中要从侧面观察现象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14.对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a吸引大头针比b多,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乙: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旺,说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
C.丙: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丁:磁铁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2019年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珍爱生命,安全伴我行”。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高层楼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D.夜间闻到煤气气味,立即开灯检查泄露原因
二、简答题
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C。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上述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的实例。(答一点即可)
17.教材中利用红磷或白磷进行了不同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实验目的,在A、B、C三组实验中,______组实验要求红磷或白磷需要过量或足量;
(2)A实验中,若弹簧夹未夹紧,可能造成进水量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集气瓶上方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B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
(4)C实验中,水下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从而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
18.根据火炬、火种所处的环境不同,各种奥运火炬、火种灯采用的燃料都不相同。
(1)悉尼奥运会曾使用丁烷(C4H10)作为火炬的燃料,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高原火种灯使用的是航空煤油,它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3)珠穆朗玛峰火种灯选用了固体碳作燃料,并且完全采用了传统蜂窝煤煤炉的设计,即将固体碳做成碳柱,一节一节填充在容器内进行燃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
(4)“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是“双火焰”燃烧系统,即使当外部火焰意外熄灭时,内部火焰仍能使其迅速再次燃烧,此过程中,内部火焰的作用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D4.D5.A6.A7.B8.A9.B10.B11.B12.A13.D14.C15.A
16.(1)减少生成物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
(2)燃烧需要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隔绝氧气可以灭火,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7.A 大于 质量守恒定律 燃烧需要氧气
18.2C4H10+13O28CO2+10H2O 物理 方便添加燃料,便于灰渣的排出,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增加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使熄灭的外部火焰的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