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氢 B.冰水混合物 C.干冰 D.空气
2.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过滤可以分离水中不溶性的固态杂质 D.蒸馏可以将海水淡化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微粒间的间隔变大
B.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微粒之间有间隔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微粒的运动速率加快
D.热胀冷缩—微粒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下列各组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进行分离的是( )
A.食盐和泥沙 B.水和花生油 C.面粉和泥沙 D.蔗糖和食盐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6.“夏季温度较高,自行车在露天暴晒容易爆胎”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D.分子数目变大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经过食堂附近,闻到饭菜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
D.燃烧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燃烧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熄灭—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8.某同学对不同状态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气、液、固三种状态的水中,水分子是一样的
B.气态水分子质量小,液态和固态水分子质量大
C.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D.气态水分子间有间隔,液态和固态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①→②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10.为了验证分子的特点,小华和小文分别按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分别取一瓶红棕色二氧化氨气体(符号为NO2)和一瓶无色的空气口对口放置,取下中间的下玻璃片,发现甲和乙中的两瓶气体都逐渐变红,且甲变红的快些,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 )
A.N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大
11.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得到氧气一过氧化氢中有氧分子
B.闻到桂花香一分子在不停运动
C.水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物质一构成物质分子不同
D.气体能被压缩一分子间有间隔
12.对于简易净水器(如图)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制得纯水 D.其中的活性炭能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3.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序幕,该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氢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氢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原子排列 D.分子数量
14.某同学对简易净水器如图处理河水的分析或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纱布作用一样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在失重下该装置也能净化水 D.活性炭主要是吸附色素、异味等
15.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
C.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可溶性杂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二、简答题
16.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进行分离,便于饮用,这种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某井水澄清透明,该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分子的特征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分别盛有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现象。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氨水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_____。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
18.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小明将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
(1)请指出图中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
(2)改正装置中的错误后进行此操作,若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_____ ,_____。
(3)改进后再进行此操作,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液体,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纯水了!对此你的看法是_____,理由是_____。
(4)该操作可除去河水中的_____杂质,如要进一步净化得到纯净的水,则可继续进行_____操作。
参考答案
1.D2.A3.D4.A5.A6.C7.A8.A9.C10.D11.A12.D13.B14.D15.D
16.过滤 加入肥皂水 煮沸
17.B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成红色,AC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具有挥发性,水溶液显碱性 对照 实验装置密封性差,氨气逸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将实验装置改成密封体系
18.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液体 漏斗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破损 仪器不干净或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等 不正确 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 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