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卵的结构
—探究小鸡卵的大奥秘
2020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同步教学课件★★
观察
说课内容
效果评价与反思
学情教法与学法
实验目标
教材与背景
创新与改进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介绍完植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高等动物-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教材要求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观察鸡卵的结构是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清楚了解鸡卵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从而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观察鸡卵的结构》选自鲁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中实验部分。
时代背景
1、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利用网络将传统的课堂教育变得更生动精彩日渐提上日程,在偏远的山村的学校,平板互联网未普及的条件下,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受益变得尤为重要,希沃授课助手的使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一起分享知识,在实验课中,将规范的操作和明显的实验现象共享,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2、2018年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的诞生,填补了无壳孵化领域的空白,让国人为之振奋,央视在《加油向未来》节目中对其孵化准备条件和孵化过程做了详细介绍,在2018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中对全国的中小学生展示,无疑代表了国家对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视,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封建社会的秀才,是能提出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学情分析
看似非常熟悉的鸡卵,学生对其结构的认知却仅仅局限于生
活实践,在实验技能考试中鸡卵考察结构的名称,但是因为鸡卵结构偏多以及某些结构不便于观察,学生印象不深而导致在绘图时经常遗漏很多重要结构。
对于鸡卵各结构的功能,课本也只是简单的呈现,无过多的探究过程。
课前我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了解了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理解包括以下几点不足:
(1)结构方面,容易遗漏气孔、气室、卵黄膜、胚盘。
(2)功能方面,设计的实验大多集中在卵壳的保护作用上,对于卵黄、卵白及胚盘的功能的理解是该节的难点。
(3)难以对鸟卵的复杂结构是鸟卵适应陆地环境特点形成一个完整概念。
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倡导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
我利用初三学生思维活跃但创新能力不足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让学生在原有实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探究实验来验证各结构的存在及作用,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化。
增加的实验材料贴近生活,更能抓住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鸟卵的复杂结构是鸟类对陆地环境的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也对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有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鸡卵的结构,明确各部分的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设计实验探究鸡卵的结构及功能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
2、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创新与改进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鸡卵各部分结构的存在及功能。
一、教学模式创新
二、实验结果展示创新
运用互联网技术展示实验结果:
用希沃授课助手APP,将
学生的实验结果用手机的拍照
录像,与电脑屏幕同步,展示
更直观,对现象分析及实验评
价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创新与改进
结构
创新
设计意图
卵壳
增设醋泡卵与正常卵观察对照。
强调卵壳与卵壳膜的保护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气孔
用注射器注射空气,卵壳表面出现液滴,验证气孔的存在。
现象明显,对气孔作用的验证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系带
制作鸡卵模型
亲手操作,增强动手能力,系带悬挂固定卵黄的作用一目了然。
卵黄膜
增设用注射器向卵黄推气
观察卵黄膜鼓起现象明显,利于记忆
卵黄和卵白
增设金都名吃“毛蛋”的观察,将新鲜鸡卵与毛蛋对比。
观察发育过程中卵黄与卵白的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
胚盘
展示无壳小鸡孵化过程视频,鼓励学生亲自做实验。
明确胚盘是新生命的起始最重要部分。
领略生命的神奇与科学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创新
教学内容与过程
课前准备:问卷调查、学生预习、教师准备材料
一、情境引入
出示图片,简述中国第一只无壳小鸡诞生的重要意义作为本节课的导入点,使学生对鸡卵的结构产生极大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的探索欲望,对科学和生命产生敬畏感,便于进行珍惜生命的情感教育。
二、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清点器材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初识鸡卵
(外部形态—卵壳、卵壳膜和气孔)
学生通过鸡卵外形观察,手握鸡卵,放大镜观察,热水泡卵等实验验证卵壳、卵壳膜、气孔的存在及作用。
教师引导做对照实验:新鲜鸡卵与醋泡鸡卵的对照,突出卵壳的重要作用,也能更好的观察到卵壳膜,理解卵壳和卵壳膜是鸡卵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结构。
通过对生鸡卵注射空气出现液滴的实验,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气孔的存在。
三、实验探究、实验成果展示
观察
体验
教学内容与过程
(二)再探鸡卵
(内部构造—气室、系带 、卵黄膜 、 卵白、卵黄 、胚盘)
1、生熟鸡卵剥离对比,可以较明显的观察到气室和系带。熟鸡卵剥离出卵黄膜进行观察.
2、生鸡卵中卵黄膜不易观察,用注射器向卵黄膜中注射空 气的方法验证卵黄膜的存在的现象明显,加深了学生印象。
3、学生动手制作的鸡卵模型也很好的验证了系带的作用。
4、金都招远的名吃“毛蛋”(发育到14天的胚胎)的观察,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了卵黄和卵白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5、胚盘的作用较难理解,我引用无壳小鸡孵化记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胚盘的功能,以及孵化过程中卵黄和卵白所起到的作用。
观察
体验
观察
体验
观察
体验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终极体验——无壳孵化
学生通过讨论无壳孵化的条件及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巩固鸡卵各结构的功能。
虽然简陋的实验室做不到绝对的无菌,学生的操作也不够完美,我们的无壳小鸡不一定会孵化成功, 但丁肇中先生曾说过,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而我以上的设计此教学过程的目的在于希望学生在日常中能保有一份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未知的心情,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动手实践
教学内容与过程
四、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就是应用于生活,所以我搜集了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让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1.招远名吃“毛蛋”解密。
2.生熟鸡蛋怎么区分?
3.双黄蛋的原理?能孵化出两只小鸡吗?
4.吃鸡蛋时鸡蛋皮难剥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原理?
5.鸡蛋中的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教学内容与过程
五、小结(情感教育)
你的收获?鸡卵结构与功能?(绘图)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而在实验后,学生们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
一首诗送给大家: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
劝君莫杀三春鱼,万千鱼仔在腹中。
效果评价与反思
增设熟鸡卵、毛蛋等材料后,借助注射器等工具观察结构的操作现象明显。
对鸡卵各部分结构的探究,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得出,让学生领悟到自己平时熟悉的事物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增长知识,体验深刻,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尝试无壳小鸡孵化的体验也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索未知的心情,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以上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