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做制冷剂 B.石墨做润滑剂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2.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的组成 B.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用10mL量筒量取5.62mL水 D.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蔗糖和食盐
3.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D.明矾可过滤水中的悬浮杂质
4.2020年4月我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近10s。铋系超导线是制造“东方超环”的线圈的重要材料,已知铋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m=83 B.铋属于金属元素
C.图中的x=8 D.铋原子的中子数为126
5.相同质量的下列四种金属单质,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Mg B.Na C.Al D.Fe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9.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10.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有刺激性气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只由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只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1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硫酸钠不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溶液中的离子可以导电
D.理论上若得到的氧气约amL,可同时得到约2amL氢气
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筒读数 B.滴管吸取试剂
C.给液体药品加热 D.熄灭酒精灯
14.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2,相对原子质量为 48, 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Fe3O4 B.COCO2
C.KClO3O2 D.H2O2H2
二、简答题
16.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极都有气泡产生。
(1)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通电前向水中滴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___________。
(3)通过此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
1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A品红溶液滴到水中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C检查装置气密性
(1)A图中发生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B图中蜡烛充分燃烧生成新物质,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___________。
(3)C图所示松开手后,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___________
18.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氯化氢气体与氨气的反应。甲、乙两烧杯里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氨水,可看到容器中有白烟产生。填空:
(1)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盛有浓盐酸的烧杯附近白烟更浓,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
参考答案
1.D2.A3.A4.C5.B6.D7.C8.D9.A10.C11.D12.B13.D14.D15.D
16.水氢气+氧气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氢元素和氧元素
17.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验证有水的生成时,看到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有水生成(或将澄清的石灰水迅速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气密性良好
18.NH3+HCl=NH4Cl↓ 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扩散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