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培优训练试题
班级 姓名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孔子 B.孙武
C.老子 D.孟子
2.(2021甘肃定西期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出自( )
A.《论语》 B.《韩非子》 C.《孟子》 D.《道德经》
3.(2021广东茂名高州卓越联盟期中)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A.《论语》 B.《韩非子》 C.《道德经》 D.《庄子》
4.(2020湖北孝感中考)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5.(2020湖南邵阳中考)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6. “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急剧变化
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7.(2020四川眉山中考)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
A.全面否定 B.照抄照搬
C.全面超越 D.继承发展
8.(2021广东揭阳普宁期末)我们国家多次倡议要节约粮食,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
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生活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9.(2018广东韶关模考)百家争鸣时期,各派学者著书立说宣扬自家观点,其中一派学者提出的“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与下列哪一观点相同?( )
A.“天下兼相爱则治”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以法治国
10. 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荀子 B.韩非 C.墨子 D.孙武
11.(2021北京门头沟期末)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 诸侯争霸局面 B. “百家争鸣”局面
C. 竞相改革局面 D. 儒学独尊局面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担任主讲人的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3)春秋战国是一段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弥漫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请浅谈墨家和儒家的看法。?
(4)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任选一幅图,说出该图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并写出该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在教育方面留下了哪些“绝大的影响”?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则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学派的活动及其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广少奎《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思想变革出现的重要意义。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我们可以得知塞翁从失马(坏事)到得马(好事)再到儿子摔断腿(坏事),这体现了“祸”和“福”是相互转化的,符合老子的思想,故选C。
2.答案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映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记录老子思想的著作是《道德经》。
3.答案 A 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仁”可确定与孔子有关,因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而《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籍,故A项正确。《韩非子》与法家韩非有关,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道德经》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著作,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B、C、D三项都与“仁”的学说无关。
4.答案 B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故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一项是B项。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主张;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的政治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墨子的主张。A、C、D三项与教育思想无关,排除。
5.答案 B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温故而知新”,他的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被称为“孔圣人”。
6.答案 A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据题干可知,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A。
7.答案 D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D正确。
8.答案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B符合题意。
9.答案 C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的意思是,一国的君主如果崇尚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这一观点和儒家孟子的“仁政”思想相一致,故选C。A是墨家观点;B是道家思想;D是法家思想。
10.答案 B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1.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所以“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2.答案 (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治国,推崇西周的制度;反对苛政,主张“为政以德”。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孟子将孔子“仁”的学说进一步发展成“仁政”,主张轻徭薄赋。?
(3)墨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孟子(儒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4)这种观点不对。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他“仁”的学说及教育思想等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有用成分,而不是将它完全抛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2)(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地分析即可。
13.答案 (1)百家争鸣。图2体现了法家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符合题意即可)
(2)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此外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今天的教育影响仍然很大。
(3)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可知,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然后任选其中的一幅图,根据所学说出该图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并写出该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即可。
(2)依据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及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教育方面留下的“绝大的影响”是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此外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今天的教育影响仍然很大。
(3)依据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则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学派的活动及其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这一时期思想变革出现的重要意义是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