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930011480800《<世说新语>二则》课时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fù) 俄而(é) 雪骤(zhòu)
B.柳絮(xù) 凝(níng) 韫(rùn)
C.无奕女(yì) 差可拟(chāi) 撒盐(sǎ)
D.欣然(xīng) 尊君在不(f?u) 寔(shí)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俄而雪骤( )(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4)陈太丘与友期行( )
(5)相委而去( ) (6)入门不顾( )
下车引之( ) 公欣然曰( )
太丘舍去( )
3.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俄而雪骤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元方入门不顾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谢道韫把“大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隽永。
C.《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十六门。《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D.“家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7.指出下列加点的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
二、阅读
(一)课内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9.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10.“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11.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 ?
的道理。
12.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
故事两则
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
(选自《宋学士文集》)
陆少保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日:“不尔⑩,是欺之也。”
(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窃:暗暗地。②已:止,罢。③已而:过后。④曷:何,怎么,为什么。⑤依,投靠。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⑦直:通“值”,价钱。⑧遽(ju4)辞:立即推却。遽,急促。⑨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⑩不尔:不这样。
13.翻译下列句子。
(1)曷不听其所为?
(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不尔,是欺之也。
14. 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15. 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B项,“韫”应读“yùn”;C项,“差”应读“chā”;D项,“欣”应读“xīn”。
2.(1)不如 (2)不久,一会儿 急 (3)差不多可以相比 (4)约定同行 丢下 回头看 拉 高兴地 离开
3.A解析:“儿女”在这里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4. C 解析: A 应为“撒盐 /空中/差可拟” ;B 应为“白雪 / 纷纷/何所似”; D 应为“左将军王凝 / 之妻也”。
5.B 解析:应翻译为“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
6. D解析: “尊君”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
7.(1)谢太傅 (2)陈太丘 (3)客人 (4)陈太丘
8.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
9.友 太丘 友
10.不守信用,? 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知错能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11.无信,无礼 “信”“礼”的重要性?
12.示例: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13.(1)怎么不就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呢? (2)在长明灯的照映下拿起书来读。
(3)不这样说出实情,那是欺骗人家。
14.《王冕读书》选取王冕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陆少保卖宅》选取陆少保卖宅失败的例子,表现他具有诚信的美德。
15.例如:(1)匡衡凿壁偷光。 苏康映雪读书。 (2)北宋诗人晏殊在考试中遇到与自己做过的题目相同,竟要求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