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竞赛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竞赛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9 23: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4120010782300《西游记》上册 知识竞赛
姓名: 分数:
选择题(5*4=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被誉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最高峰”,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
B.《西游记》一书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既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
C.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玉帝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经过观音菩萨劝化皈依佛门。
D.《西游记》告诉我们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和目标,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猴王因大闹蟠桃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如来佛祖保举二郎神去捉拿,观音助二郎神以金刚琢,最终制服猴王。
B、《西游记》中玉帝让观世音菩萨赠送西天取经的唐僧的三件宝物是:锦镧异宝袈裟,紫金钵,紧箍咒儿。
C、白龙马原是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水帘洞,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后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D、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3.《西游记》中下列故事情节发生在“黄风岭唐僧有难”之前的一项是( )
A、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B、车迟国猴王显法 C、猪八戒义激猴王 D、八卦炉逃大圣
4.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假意招亲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5.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二、填空题(15*4=60分)
1.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三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三甚么?”沙僧道:“????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
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事情三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 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 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2.《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老鼋相助,师徒四人渡过此河。?上文中的甲指??? ? ?(河名),乙指??? ???? ??(动物名)。
3.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人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_________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4.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
五行山收孙悟空→ → →流沙河收沙悟净
5.根据《西游记》中相关情节,完成对联
上联: 孙行者 下联:鹰愁涧遇小白龙
上联:黑风山里黑熊怪 下联:白虎岭
三、简答题(20分)
1.请概述唐僧得到“紧箍咒”,并使孙悟空服从管教的情节。(3分)
2.《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中,圣僧为什么恨逐美猴王?(3分)
3.小说中人物的“义举”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出下列图片中“义”的相关情节,分析主人公“义”的不同。
53676553175366204527305(4分)320865510795《西游记》
《西游记》
499300510795《水浒传》
《水浒传》
4.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3分)
5.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什么磨难?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3分)
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
6. 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4分)
(1) 渴饮熔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1214120010782300《西游记》上册 知识竞赛
姓名: 分数:
选择题(5*4=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被誉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最高峰”,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
B.《西游记》一书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既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
C.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玉帝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经过观音菩萨劝化皈依佛门。
D.《西游记》告诉我们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和目标,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猴王因大闹蟠桃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如来佛祖保举二郎神去捉拿,观音助二郎神以金刚琢,最终制服猴王。
B、《西游记》中玉帝让观世音菩萨赠送西天取经的唐僧的三件宝物是:锦镧异宝袈裟,紫金钵,紧箍咒儿。
C、白龙马原是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水帘洞,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后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D、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3.《西游记》中下列故事情节发生在“黄风岭唐僧有难”之前的一项是( )
A、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B、车迟国猴王显法 C、猪八戒义激猴王 D、八卦炉逃大圣
4.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假意招亲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5.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二、填空题(15*4=60分)
1.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三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三甚么?”沙僧道:“????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
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西游记》 ,作者是 明 朝的 吴承恩 (人名)(2分)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人参果 。事情三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 五庄观 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 镇元大仙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 观音菩萨 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2.《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四人遇阻【甲】夜宿陈家村,巧遇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乙】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女,后得菩萨和老鼋相助,师徒四人渡过此河。?上文中的甲指??? 通天河? ?(河名),乙指??? ?金鱼??? ??(动物名)。
3.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人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________猪八戒 _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智激美猴王
4.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2分)
五行山收孙悟空→ 鹰愁涧收白龙马 → 云栈洞收猪八戒 →流沙河收沙悟净
5.根据《西游记》中相关情节,完成对联
上联: 五行山收 孙行者 下联:鹰愁涧遇小白龙
上联:黑风山里黑熊怪 下联:白虎岭 上白骨精
三、简答题(20分)
1.请概述唐僧得到“紧箍咒”,并使孙悟空服从管教的情节。(3分)
孙悟空打死强盗,被唐僧数落,一怒之下离去。观音传给唐僧嵌金花帽、紧箍咒等法宝。悟空回来后戴上帽子,唐僧念动咒语,金箍咒紧勒在悟空头上。悟空头痛难忍,求饶,从此服从管教。
2.《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中,圣僧为什么恨逐美猴王?(3分)
白骨精三次变化为人要吃唐僧肉,都被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不识妖怪,认为悟空不听教诲,打杀好人,赶走悟空
3.小说中人物的“义举”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出下列图片中“义”的相关情节,分析主人公“义”的不同。
53676553175366204527305(4分)320865510795《西游记》
《西游记》
499300510795《水浒传》
《水浒传》
情节:八戒义激美猴王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不同:猪八戒为解救唐僧,用激将法请孙悟空,
对师傅的情义;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就林冲,并护送一路
是朋友间的义气
4.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
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3分)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的火眼金睛。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
5.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什么磨难?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3分)
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
大战红孩儿 孙悟空希望通过攀亲戚的方式想劝服红孩儿放弃抓唐僧的念头。
6. 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4分)
(1) 渴饮熔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
(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大战红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