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对话交流 理解放大的含义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估计生会提出: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怎样将图形放大与缩小;放大与缩小有什么用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意义?
方法?
画图?
作用?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探索和研究。
2.这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大厦,
这幅图有点小,这儿还有三幅大点的画图,教师提问:在这三幅画图中,有一副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图形,猜猜看,你认为是哪一副?为什么?
师:看来大家都认为是第三幅,的确,在数学上,我们把长和宽同时扩大相同倍数的图形称为“放大”。你们认为,图形的放大和什么有关?【周长、面积有关,周长面积就是和什么有关?】
那么我们要研究图形的放大,老师还需要提供些什么呢?[长和宽的数据]
师:屏幕上展示数据,现在放大后图形的长、宽和原来的图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
验证一下,原来图中的长是多少?现在呢?
原来图中的宽是多少?现在呢?
看看数据间的关系,长、宽是不是都是原来图形的2倍?
我们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图形是怎样放大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学习单独立学习书本38页的例1,并完成学习单上的学习内容。开始吧。
学习菜单
★学一学 自学书本P38页例1,将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词语划下来。
★填一填 将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就是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的比是( ),宽的比是( ),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 ):( )的比放大。
★说一说 同桌相互说说,在图形的放大中,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交流:
1.哪些句子或词语你认为比较重要?为什么?对应边长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上前指一指,这条边的对应边长在哪里。
2.现在谁来说说这幅图是按怎样的比放大的?
A:如果有出现不同答案,当场就问同学是否正确,为什么?
【说明它们之间关系的时候,是将边长和边长进行比较的,不是用面积去比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放大后的图形的边长作为前项,把原来图形的边长作为后项】
B:如果全体同学都说2:1。
(1)大家都认为这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的比放大。这个2:1是怎么得到的?图形中并没有2和1啊。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8=2:1,10:5=2:1
(2)这个2表示什么意思?1又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原图,新图
(3)还有谁也来说说2:1表示的意思。
(4)如果我想把这幅画按照3:1的比进行放大,是什么意思呢?
(5)看来,在把一个图形放大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长、宽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二、自主迁移 理解缩小的含义
1.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大,有了刚才的经验,谁来猜一猜,什么是图形的缩小?
老师这儿也有三幅画,说说哪副画是图形缩小后的图形?为什么?【直接给出图形的具体数据】
2.咱们看一下,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从原来的几厘米到现在的几厘米?宽呢?长和宽发生了什么变化?谁能用一个比表示缩小后的图形和原来图形的关系?
1:2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1:2
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板书:新图、原图)(请2个学生说)
3.我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练一练:仔细观察,这是书本41页的练习九第一题。在书上填一填,先填完的同学可以思考大屏幕上的第3小题。倒过来,我们可以怎么说?图5是图3按照3:1的比放大,图3是图5按照1:3的比缩小。
4.提问:现在看到一个比,你能快速的判断它是放大还是缩小吗?
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放大还是缩小,有什么窍门和大家分享吗?
【相同:都是要将每条边按相同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都是把放大或缩小后的写在前面,将原来的写在后边;
不同:将图形放大,比值大于1;将图形缩小,比值小于1】
三、丰富体验 内化概念
1.出示图形。
师:我们已经能准确的判断哪些图形是放大或缩小。现在让你画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你能吗?
师:老师这儿有这样一个长方形,我们一起看要求:请你按照3: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缩小)后的图形。试试看。
评讲:
学生上前展示作品,并介绍是怎么画的。和她画的一样的举手。
如能有错例,最好找到错例。展示错例,错在哪里?明白了吗?画错的没关系,赶快订正好。
小结提问:在画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时,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长、宽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
(3)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画图的过程。
(4)将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比,你认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周长、面积变了,追问:周长、面积变了是因为什么变了?不变的是什么】
【生: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2.师:简单的长方形我们会画了,来点难的?
按2: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画出正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评讲:
(1)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三角形的?我注意到这位同学刚才讲的时候是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
(2)有不一样的画法吗?为什么没人先画这条斜边呢?不好定位。
(3)提问:这两条直角边是放大了原来的2倍,那么这条斜边呢?
(4)电脑演示。画正方形时,只要定几条边的长度?
3.观察对比,发现规律。
再仔细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4.学到这儿,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其实之前我们还学过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对吧?这两者间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一起看。学习新知,就是要善于联系前面的知识。
四、联系生活 应用概念
师:在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有很多,你见过哪些放大或缩小的例子呢?
师:在绘制地图时,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比缩小;为了吸引客人买房,开发商经常按一定的比将楼盘缩小制成模型对外展示;在深圳有一个世界之窗微缩景观,它就是把一些名胜古迹、世界奇观按照一定的比缩小仿制而成;当观察或研究一些非常细微的物体时,如:人类的神经、细小的零件、冬天美丽的雪花,人们需要把它按照一定的比进行放大,以便观察研究。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放大镜上的“16×”是什么意思?写成比怎么写?
文印室复印机上面的200%是什么意思?写成比就是多少?那左边的25%呢?写成比是多少?中间的100%又是什么意思?
刚才同学们提到有什么作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不仅在生活上经常碰到,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它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比例知识的一个基础,到初中,它还是我们学习位似图形和相似图形的基础呢!
四、课堂小结 分享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