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单元诊断题(一)生物和生物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生物单元诊断题(一)生物和生物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5-17 16:4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生物单元诊断题(一)
生物和生物圈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栏内,每个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下列各项中,对生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的都是生物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项特征(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生长和繁殖
C.排除体内的废物 D.能进行呼吸
3.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
C.观察是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害羞草被碰触后叶片合拢
5.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A.形态结构 B.生活环境 C.生物用途 D.大小多少
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
C.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组成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7. 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的生存,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
A.空气 B.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8.在稻田里,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9.下列环境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海沟中 B.大气圈的上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10.科研人员在为航天员准备各种生存物资的时候,必须要满足的条件是 ( )
A. 水和空气 B. 空气和营养
C.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D. 以上三项都是
11.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以变量都相同
12.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1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14.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C.森林可以涵养水源 D.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15.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16.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它可以疏土,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
A.环境会影响生物 B.生物会影响环境
C.生物会适应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17. 下列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
A.一片森林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羊
C.树林中的植物 D.一片树林中所有的生物
18.下列叙述属于调查的是( )
①我国的森林资源每年清查一次 ②我国进行的人口普查
③医生对学生患龋齿情况的调查 ④对实验小白鼠的观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 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0.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下绿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见右表)。在该实验中,你认为应该改正之处是( )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处
C.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D.两个花盆应放在同一温度环境中
21.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
A.酸雨 B. 竹子开花 C. 温室效应 D. 水土流失
23.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24. 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
A.浮游生物 B. 水蚤 C. 鱼 D. 鱼鹰
25.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
26. 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水生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各种生态系统地域差异很大,所以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
27.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猛兽消失,雷鸟的数量会(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然后再降下来
28.以下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2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草”是两项重要的内
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发生态旅游 B.增加木材产量 C.改善生态环境 D.发展畜牧业
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31.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共8分)
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⑵鲸喷出雾状水柱
⑶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⑷望梅止渴
3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共18分)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右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补充画完整。(在图上用箭头和直线表示)
(2)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_____ ___ 和 ______。
(3)在这个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和 。
(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 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 不断积累。
3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共14分)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
初一生物单元诊断题(一)
生物和生物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个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C A C D C B D A C A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C D B B A D B C D A C 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每空2分,共8分)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2.(每空2分,共18分)

⑵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非生物部分
⑶ 捕食 竞争
⑷ 狐、鹰 自我调节
⑸ 鹰 食物链
33.(每空2分,共14分)
⑵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⑶ 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心处放2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光照 否 数量太少,存在较多的偶然因素,误差太大
⑷ 求平均值
⑸ 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