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 印度: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编号: 班级: 姓名: 组别: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印度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的概况及人口问题的严峻性。
2、在地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3、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旱季、雨季风向变化。能初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二、重难点预测: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旱季、雨季风向变化。能初步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三、知识链接:搜集最近关于印度的人口、经济发展的报道
四、学法指导:自学----合作探究-----展示
五、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填空
1.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该国标志性建筑是 。
2. 印度人口已超过 亿,仅次于 居世界第二。而且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 ,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压力。
3.印度地形以 和 为主, 印度的地形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 南部是 高原。
4. 印度地处 和 ,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全年高温,一年分 , 两季,年降水量极不稳定, 频繁。
(二)、读图7.4印度及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
填注:邻国A B ,
C D ,河流E ,
海洋G 洋 J 海H 湾,
高原F ,首都I 。
城市K L M 。
六、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
益更多)
活动一:读图7.5孟买气温曲线与降 图7.4
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为 气候。孟
买各月月气温都在 ℃ 以上,其中气温最
高出现在 月。
(2)孟买 月— 月盛行 风,
是雨季。 月至 月盛行 风,是
旱季。
活动二:结合课本P37活动2,讨论印度为 图7.5
什么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填写下面表格
A来得早 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得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水灾 旱灾
西南风变化
七、展示交流 :(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将各组学习情况进行展示,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根据本组学生程度展示不同内容,使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人人都有收获,各组在展示中知识相互碰撞,从而使课堂变成学生知识狂欢的殿堂。
八、目标自测 :(细心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一)、选择题
1.印度著名的古代建筑是 ( )
A.吴哥窟 B.金字塔 C.大雁塔 D.泰姬陵
2. 下列国家中,和印度陆地不相邻的是( )
A.中国 B.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 D.斯里兰卡
3.印度大部分地区以哪种气候为主?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能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水汽是来自印度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恒河注入太平洋 B.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
C.恒河主要流经印度 D.印度河注入孟加拉湾
6.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却是世界上贫穷的国家
之一,原因是 ( )
A.人口增长过快,抵消了经济的增长 B.贫富不均,贫困人口多
C.交通不便,出口产品少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 B 湾 C 洋 E (国家)
(2)横穿印度的重要纬线H是 因此印度大部分位于 带。
(3)流经印度的主要河流G是 。
(4)F 是印度的首都。
九、师生小结
十、课堂评价与反思
初评意见:该导学案设计层次清晰,步骤齐全,难易适中,梯度明显,尤其是自学部分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结合学习资料能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合作探究部分,设计很多质疑点,以激发学生争论的热情,使知识相互碰撞,从而达到开发思维,拓展知识面,培养合作意识的目的。该导学案的设计凸现人性化,每一环节都给学生以激励,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