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0 08: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环   节 学 生 自 学 事 宜 教 师 引 导 事 宜 相 关 说 明
明确自学重点 (3分钟)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自学重点。 板书课题
围绕重点自学
(8分钟) 自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3、试一试。
1.完成例3,先理清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要求先分步计算,再列综合算式)
2.思考:如果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却要先算加减法,怎么办?
3.完成“试一试”。
教师加强巡视,帮助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自学要求,并提示其他同学不要遗漏自学内容。 PPT出示自学提示
交流自学情况 (10分钟) 1.小组讨论(6分钟)
(1)例3的综合算式中,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2)在混合算式中,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2.全班交流(4分钟)
围绕自学重点,请两、三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情况。 1.小组交流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与提示、指导。若大面积出现理解上的问题,可中途打断,重申要求。
2.全班交流时,就其内容给予简洁明了的点评、板书记录。 1.及时板书计算过程,并提醒脱式计算格式。
2. 全部交流时,引领反思,着重比较添加小括号前后,算式运算顺序的变化,加深学生体会,
点拨自学得失 (3分钟) 1.对学生自学、讨论及之前全班交流时的情况简要总结;
2. 进行混合运算时:算式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先算乘法;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先算除法。
巩固自学成果 (16分钟)
围绕自学重点,进行全面巩固。
1.想想做做第一题。独立完成,板书展示,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2.客观性变式习题,辨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集体交流;
3. 想想做做第三题,学生独立计算,并比较同组两道算式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集体交流。
(预设观察得:相同之处:算式中的数相同,运算符号相同。
不同之处:运算顺序不同,运算结果不同。)
4. 想想做做第四题,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可分步和综合算式两种方式解决,鼓励多种算法)
5.想想做做第五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预设练习视时间而定,部分可作为课后作业)
学生独立练习时,教师增强巡视,重点关注部分能力较弱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提醒其他同学计算时要细心,若出现较大范围的某个问题,需对全班加以指导。
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会算)
50–20=30(元) (50-20)÷5
30÷5=6(本) = 30÷5
= 6(本)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