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倍数的知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判断两个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能,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正确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回顾、整理.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说明相应的思考方法和过程,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区分有关因数、倍数的知识、概念、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数与计算中的方程这部分知识,今天继续复习数与计算的内容,重点复习因数、倍数的相关知识。
二、复习因数和倍数
1.学生讨论。
引导:我们学习了因数和倍数,大家回顾一下这部分学习的内容,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
出示问题:
(1)什么是因数和倍数?请大家举出例子来说明。
(2)分别说说2,5,3的倍数的特点。
(3)质教和合数、偶数和奇数各是怎样分类的?
分别说说10以内的质教、合教和偶数、奇数。
(4)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效?
学生讨论,教师倾听、交流。
交流:你能举例说说因数和倍数吗?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质数、合数按什么分类的?分成几类?偶数、奇教呢?10以内的质数、合数各有哪些?偶数和奇数呢?
什么是公因效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2.做整理与复习第7题。
(1)让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每组因数和倍数。
提问:哪个数是胭里所有数的因数?所有数都是哪个数的倍数?
说明:1是所有大于0的自然数的因数,所有大于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效。
(2)先说说下面各数的因数,再依次说出它的倍数。
5
8
9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提问: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倍数呢?
3.做整理与复习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交流:说说你找到的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能说说这里每组两个数之间各有什么特点,怎样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吗?
说明: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根据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灵活地应用方法。如果两个数有倍数关系,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效,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两个数的积;如果两个数是一般关系,可以先找出其中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再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大数翻倍的方法,这样比较方便。
三、拓展深化练习。
1.五(1)班的人数在40——50之间。如果每6人一组,能正好分完;如果每8人一组,也能正好分完。这个班有多少人?
2.王大爷住在城郊,两个儿子都在里城里上班。大儿子每6天回家一次,小儿子每9天回家一次。4月10日两个儿子同时回家后,下一次同时回家是几月几日?
四、回顾交流。
提问:今天整理与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讨论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