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教学目标:
1.运用计算经验和法则,主动探究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用简便方法正确计算,体会连乘计算里的简单规律。
2.运用学习过的相关知识、经验探索新的计算,体会可以利用已有的类似知识探索新的数学内容,积累数学活动的相关经验,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简便算法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算法。
难点: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口算下面各题。
6×30
=
30×2
=
60×5
=
30×20
=
10×30
=
23×10
=
谈话:
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题,你都会算吗?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挑选最后的两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回忆一下口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口算,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为本节课学习新知作铺垫。
核心推进。
出示主题图:每个足球32元
小朋友们请看,每个足球32元,根据这个信息,你想知道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说说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老师想知道,买32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你会列算式吗?谁来说?(点1人汇报算式)
列式:32×30=
(1)32×30的积大约是多少?你来估算一下。
32≈30
30×30=900
所以32×30的积大约是900多。
【设计意图】在计算之前引导学生估算,帮助学生养成先估再算的好习惯。
(2)32×30应该怎样计算呢?请你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试着算一算,把计算的过程记录在本子上。
(3)收集呈现学生资源:
①
32×3=96
②
3
2
③
3
2
32×30=960
×
3
0
×
3
0
9
6
0
0
0
9
6
9
6
0
(4)处理学生资源:老师看到同学们主要用这样的三种方法来计算的,每一种你都能看明白吗?和同桌说一说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互相说,汇报方法)
3、沟通比较。
层次1、沟通②③两种竖式:
我们来看这两种方法,它们都是用竖式计算的,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
小结:②③两种都是竖式计算的,突出第②种方法更为简便,以后我们就用这种简便的竖式计算。
层次2:比较①②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这两种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计算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算32乘3个十,得96个十,也就是960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在横式和竖式的对比中进一步理解算理。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我们学会了用简便的竖式进行计算。
5、回应估算:同学们比较一下笔算和我们刚才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发现笔算和估算的结果大概是差不多的)
小结:所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养成先估后算的好习惯。
拓展练习。
试一试:竖式计算40×53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呈现学生两种资源:
4
0
②
5
3
×
5
3
×
4
0
1
2
0
2
1
2
0
2
0
0
2
1
2
0
(3)比较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说一说理由。
小结:所以我们在列竖式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根据数字的特点,然后看看把谁放在上面谁放在下面能使计算更加简便。
【设计意图】比较中增强学生的数字敏感度,培养数感。
想想做做:
(1)完成书本P9想想做做第1题,集体校对。
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指名说说计算过程,纠正错误。
(2)提炼法则:今天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笔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简便算法,而且自主提炼了计算法则。
分组练习。
左:
48×30
70×52
右:
90×18
67×40
【设计意图】分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主动的根据数字特点,调整竖式格式。
3、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如果错了,题错在那里,该怎样改正?
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预设错因:左边一题把38×70的积当作38×7的积;右边一题把85×4的积当作85×40的积,而且竖式不规范。
4、完成教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小结:三个数连乘,可以先算出前两个数的积,记录在下面,再和第三个数相乘,能口算的要口算。
5、完成第5题。
提问:先观察每组上下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同桌讨论。再计算。
预设:上下两题的乘积相同,连续乘两个数等于乘这两个数的积。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三个数连乘,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相同。
6、出示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我们能知道什么?
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恰当地根据相关信息,并提出合适的问题,以体会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
全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
32×30=
估:32≈30
①
32×3=96
②
3
2
③
3
2
30×30=900
32×30=960
×
3
0
×
3
0
9
6
0
0
0
9
6
9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