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DaEducationTechnology
(Bei
第六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北师大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中的旋转问题中点四边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2、掌握正方形的旋转问题.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
正方形综合题.
知识讲解: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
正方形的一些判定定理: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我们知道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故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性质.
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课堂练习:
考点一:正方形的性质
【例题】
1.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2.如图,有一张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边上的中点,将点C折叠至MN上,落在P点的位置上,折痕为BQ,连PQ,则PQ的长为(
)
A、
B、
C、
D、
3.如图,正方形中,,点在边上,且将沿对折至,延长交边于点连结下列结论: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可得答案,故答案选C.
考点:菱形、矩形、正方形对角线的性质.
2.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BPQ=∠C=90°,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cos∠PBN=BN:PB=1:2,可求得∠PBN=60°,∠PBQ=30°,从而可以求得结果.
∵∠CBQ=∠PBQ=∠PBC,BC=PB=2BN=1,∠BPQ=∠C=90°
∴cos∠PBN=BN:PB=1:2
∴∠PBN=60°,∠PBQ=30°
∴PQ=PBtan30°=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Rt△ABG≌Rt△AFG;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证BG=GC;先证得∠AGB=∠AGF=∠GFC=∠GCF,由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G∥CF;由于,求得面积比较即可.
∵AB=AD=AF,AG=AG,∠B=∠AFG=90°,
∴Rt△ABG≌Rt△AFG(HL),故①正确;∵EF=DE=CD=2,设BG=FG=x,则CG=6-x.
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x=3
所以BG=3=6-3=GC,故②正确;
∵CG=BG,BG=GF,
∴CG=GF,
∴△FGC是等腰三角形,∠GFC=∠GCF.
又∵Rt△ABG≌Rt△AFG;
∴∠AGB=∠AGF,∠AGB+∠AGF=180°-∠FGC=∠GFC+∠GCF,
∴∠AGB=∠AGF=∠GFC=∠GCF,
∴AG∥CF,故③正确;
,GF=3,EF=2,△GFC和△FCE等高,
,
,故④错误;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练习】
1.如图,线段AC=n+1(其中n为正整数),点B在线段AC上,在线段AC同侧作正方形ABMN及正方形BCEF,连接AM、ME、EA得到△AME.当AB=1时,△AME的面积记为S1;当AB=2时,△AME的面积记为S2;当AB=3时,△AME的面积记为S3;…;当AB=n时,△AME的面积记为Sn.当n≥2时,Sn﹣Sn﹣1=
.
2.已知:如图,正方形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作分别交、于、,若,则_______
3.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部有一点P,BP=4,∠PBC=60°,点Q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且△PBQ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Q点有
个.
【答案】
1.
【解析】连接BE,
∵在线段AC同侧作正方形ABMN及正方形BCEF,
∴BE∥AM。∴△AME与△AMB同底等高。
∴△AME的面积=△AMB的面积。
∴当AB=n时,△AME的面积为,当AB=n-1时,△AME的面积为。
∴当n≥2时,
2.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证得△AEO≌△BFO,得出AE=BF,则BE=CF,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A=OB,∠EAO=∠FBO=45°
又∵∠AOE+∠EOB=90°,∠BOF+∠EOB=90°
∴∠AOE=∠BOF,
∴△AEO≌△BFO
∴AE=BF=4
∴BE=CF=3,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证得△AEO≌△BFO.
3.5。
【解析】如图,符合条件的Q点有5个。
当BP=BQ时,在AB,BC边上各有1点;
当BP=QP时,可由锐角三角函数求得点P到AB的距离为2,到CD的距离为4,到BC的距离为,到AD的距离为,故在BC,CD,DA边上各有1点;
当BQ=PQ时,BP的中垂线与AB,BC各交于1点,故在AB,BC边上各有1点。
又当Q在BC边上时,由于△BPQ是等边三角形,故3点重合。
因此,符合条件的Q点有5个。
考点二:正方形中的旋转问题
【例题】
1.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正三角形OEF绕点O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AE=BF时,∠AOE的大小是________.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等腰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
(1)求证:BE=DF;
(2)若等腰三角形AEF的腰AE比正方形ABCD的边AB长1,BE=5,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
(3)若∠EAF=50°,则
①如图1,∠BAE=
°;
②如图2,将△AEF绕顶点A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E=DF时,求∠BAE的大小.
【答案】
1.15°或165°
【解析】分情况讨论:(1)如图(1),连接AE、BF.∵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A=OB,∠AOB=90°.
∵△OEF为等边三角形,∴OE=OF,∠EOF=60°.
∵在△OAE和△OBF中,∴△OAE≌△OBF(SSS),
∴.
(2)如图(2),连接AE、BF.∵在△AOE和△BOF中,
∴△AOE≌△BOF(SSS),∴∠AOE=∠BOF,∴∠DOF=∠COE,
∴,∴∠AOE=180°-15°=165°.
综上,∠AOE的大小为15°或165°.
2、(1)根据正方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根据“HL”证得结论;(2)144;
(3)①;②16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根据“HL”证得结论;
(2)设,则,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出x,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3)①先根据“SAS”证得△ABE≌△ADE,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②先根据“SSS”证得△ABE≌△ADF,即可得到∠BAE=∠DAF,从而可得∠BAF=∠DAE,再根据∠EAF与∠BAD的度数结合周角为360°即可求得结果.
(1),
,
.
,
,
;
(2)设,
则,
在中,,
,
即,
解得,
,
;
(3)①;
②,
,
,
,
即.
,
,
.
【练习】
1.(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B、C、G在同一条直线上,M为线段AE的中点。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证明。
(2)若将正方形CGEF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得正方形CGEF的对角线CE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M为AE的中点。试问:(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I)求证:
(II)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III)当AM+BM+CM的最小值为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3.如图1,若分别以△ABC的AC、BC两边为边向外侧作的四边形ACDE和BCFG为正方形,则称这两个正方形为外展双叶正方形.
(1)发现:如图2,当∠C=90°时,求证:△ABC与△DCF的面积相等.
(2)引申:如果∠C≠90°时,(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结合图1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运用:如图3,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侧作的四边形ACDE、BCFG和ABMN为正方形,则称这三个正方形为外展三叶正方形.已知△ABC中,AC=3,BC=4.当∠C=
度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有最大值是
.
【答案】
1.
【解析】略
2.(1)略(2)当M在BD中点时,AM+CM值最小(3)
【解析】
解:(1)∵△ABE是等边三角形,
∴BA=BE,∠ABE=60°,
∵∠MBN=60°,
∴∠MBN-∠ABN=∠ABE-∠ABN,
即∠BMA=∠NBE,
又∵MB=NB,
∴△AMB≌△ENB(SAS);
(2)①当M点落在BD的中点时,AM+CM的值最小;
②如图,连接CE,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AM+BM+CM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连接MN,
由(1)知,△AMB≌△ENB,
∴AM=EN,
∵∠MBN=60°,MB=NB,
∴△BMN是等边三角形,
∴BM=MN,
∴AM+BM+CM=EN+MN+C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EN+MN+CM=EC最短
∴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
(3)过E点作EF⊥BC交CB的延长线于F,
∴∠EBF=90°-60°=30°,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BF=x,EF=,
在Rt△EFC中,
∵EF2+FC2=EC2,
∴()2+(x+x)2=,
解得,x=(舍去负值),
∴正方形的边长为。
3.(1)证明见解析;
(2)成立.理由见解析;????
(3)∠C=90度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最大,最大面积为18.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AC=DC,∠ACB=∠DCF=90°,BC=FC,所以△ABC≌△DFC,从而△ABC与△DFC的面积相等;
(2)延长BC到点P,过点A作AP⊥BP于点P;过点D作DQ⊥FC于点Q.得到四边形ACDE,BCFG均为正方形,AC=CD,BC=CF,∠ACP=∠DCQ.所以△APC≌△DQC.
于是AP=DQ.又因为S△ABC=BC?AP,S△DFC=FC?DQ,所以S△ABC=S△DFC;
(3)根据(2)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ABC的面积三倍,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有最大值,则三角形ABC的面积最大,当△ABC是直角三角形,即∠C是90度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最大.所以S阴影部分面积和=3S△ABC=3××3×4=18.
(1)证明:在△ABC与△DFC中,
∵
,
∴△ABC≌△DFC.
∴△ABC与△DFC的面积相等;
(2)解: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BC到点P,过点A作AP⊥BP于点P;过点D作DQ⊥FC于点Q.
∴∠APC=∠DQC=90°.
∵四边形ACDE,BCFG均为正方形,
∴AC=CD,BC=CF,∠ACP+∠PCD=90°,∠DCQ+∠PCD=90°,
∴∠ACP=∠DCQ.
∴
,
△APC≌△DQC(AAS),
∴AP=DQ.
又∵S△ABC=BC?AP,S△DFC=FC?DQ,
∴S△ABC=S△DFC;????
(3)解:根据(2)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ABC的面积三倍,
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有最大值,则三角形ABC的面积最大,
∴当△ABC是直角三角形,即∠C是90度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最大.
∴S阴影部分面积和=3S△ABC=3××3×4=18.
考点三:中点四边形
【例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阅读下列材料,
(1)连接AC、BD,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可证四边形EFGH是________;
(2)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_______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
(3)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_______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4)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_________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答案】
1、解:(1)连接AC、BD.
∵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
∴EF∥AC,EF=AC,FG∥BD,FG=BD,GH∥AC,GH=AC,EH∥BD,EH=BD.
∴EF∥HG,EF=GH,FG∥EH,FG=E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要使四边形EFGH是矩形,则需EF⊥FG,由(1)得,只需AC⊥BD;
(3)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需EF=FG,由(1)得,只需AC=BD;
(4)要使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综合(2)和(3),则需AC⊥BD且AC=BD.
【练习】
1、如图,依次连接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则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
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a,BD=b,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四边形A2B2C2D2是矩形;
②四边形A4B4C4D4是菱形;
③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是;
④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答案】
解: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
第二个矩形的面积为原来的()2×2﹣2=;
第三个矩形的面积是()2×3﹣2=;…
故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2n﹣2.
2、②③④
考点四: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题】
1、如图△ABC中,点O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GCA的平分线于点F.
(1)说明
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四边形AECF是矩形?说明你的结论.
(3)当点O运动到何处,AC与BC具有怎样的关系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为什么?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CD,DA上,且AH=2,连接CF.若DG=2,求证:菱形EFGH为正方形.
【答案】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
(1)求证:∠ADB=∠CDB;
(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
解答:
证明:(1)∵对角线BD平分∠ABC,
∴∠ABD=∠CBD,
在△ABD和△CBD中,
,
∴△ABD≌△CBD(SAS),
∴∠ADB=∠CDB;
(2)∵PM⊥AD,PN⊥CD,
∴∠PMD=∠PND=90°,
∵∠ADC=90°,
∴四边形MPND是矩形,
∵∠ADB=∠CDB,
∴∠ADB=45°
∴PM=MD,
∴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90°.∵四边形EFGH是菱形,∴HG=HE.∵DG=AH=2,∴Rt△HDG≌Rt△EAH,∴∠DHG=∠AEH.又∵∠AEH+∠AHE=90°,∴∠DHG+∠AHE=90°,∴∠GHE=90°,∴菱形EFGH为正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
(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
2、如图,正方形CEFG的边GC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延长CD到H,使DH=CE,K在BC边上,且BK=CE,求证:四边形AKFH为正方形.
【答案】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
(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
解答:
(1)证明:∵△CFE是由△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
∴点A、E、C三点共线,点D、E、F三点共线,
且AE=CE,DE=FE,
故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解:当∠ACB=90°,AC=BC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
理由如下:
在△ABC中,∵AC=BC,AD=BD,
∴CD⊥AB,即∠ADC=90°.
而由(1)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DCF是矩形.
又∵∠ACB=90°,
∴,
故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AB=BC=CD=AD,∠BAD=∠DCB=∠B=∠ADC=90°,∠GCE=∠E=∠GFE=∠CGF=90°,∴∠ADH=∠HGF=∠E=∠B=90°.又∵DH=CE,BK=CE,∴BK=GF=DH=EF,KE=GH=AB=AD,∴△ABK≌△KEF≌△HGF≌△ADH,∴AK=KF=HF=AH,∠BAK=∠DAH.∵∠BAD=90°,∴∠HAK=∠HAD+∠DAK=∠BAK+∠DAK=∠BAD=90°,∴四边形AKFH为正方形.XueDaEducationTechnology
(Bei
第六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北师大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中的旋转问题中点四边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2、掌握正方形的旋转问题.
学习重点
能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难点
正方形综合题.
知识讲解: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
正方形的一些判定定理: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我们知道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故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性质.
性质: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课堂练习:
考点一:正方形的性质
【例题】
1.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2.如图,有一张面积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M、N分别是AD,BC边上的中点,将点C折叠至MN上,落在P点的位置上,折痕为BQ,连PQ,则PQ的长为(
)
A、
B、
C、
D、
3.如图,正方形中,,点在边上,且将沿对折至,延长交边于点连结下列结论: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练习】
1.如图,线段AC=n+1(其中n为正整数),点B在线段AC上,在线段AC同侧作正方形ABMN及正方形BCEF,连接AM、ME、EA得到△AME.当AB=1时,△AME的面积记为S1;当AB=2时,△AME的面积记为S2;当AB=3时,△AME的面积记为S3;…;当AB=n时,△AME的面积记为Sn.当n≥2时,Sn﹣Sn﹣1=
.
2.已知:如图,正方形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作分别交、于、,若,则_______
3.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部有一点P,BP=4,∠PBC=60°,点Q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且△PBQ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Q点有
个.
考点二:正方形中的旋转问题
【例题】
1.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正三角形OEF绕点O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AE=BF时,∠AOE的大小是________.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等腰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
(1)求证:BE=DF;
(2)若等腰三角形AEF的腰AE比正方形ABCD的边AB长1,BE=5,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
(3)若∠EAF=50°,则
①如图1,∠BAE=
°;
②如图2,将△AEF绕顶点A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E=DF时,求∠BAE的大小.
.
【练习】
1.(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B、C、G在同一条直线上,M为线段AE的中点。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证明。
(2)若将正方形CGEF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得正方形CGEF的对角线CE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M为AE的中点。试问:(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I)求证:
(II)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III)当AM+BM+CM的最小值为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3.如图1,若分别以△ABC的AC、BC两边为边向外侧作的四边形ACDE和BCFG为正方形,则称这两个正方形为外展双叶正方形.
(1)发现:如图2,当∠C=90°时,求证:△ABC与△DCF的面积相等.
(2)引申:如果∠C≠90°时,(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结合图1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运用:如图3,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外侧作的四边形ACDE、BCFG和ABMN为正方形,则称这三个正方形为外展三叶正方形.已知△ABC中,AC=3,BC=4.当∠C=
度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有最大值是
.
考点三:中点四边形
【例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阅读下列材料,
(1)连接AC、BD,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可证四边形EFGH是________;
(2)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_______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
(3)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_______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4)对角线AC、BD满足条件_________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练习】
1、如图,依次连接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则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
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a,BD=b,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四边形A2B2C2D2是矩形;
②四边形A4B4C4D4是菱形;
③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是;
④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考点四: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题】
1、如图△ABC中,点O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GCA的平分线于点F.
(1)说明
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四边形AECF是矩形?说明你的结论.
(3)当点O运动到何处,AC与BC具有怎样的关系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为什么?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CD,DA上,且AH=2,连接CF.若DG=2,求证:菱形EFGH为正方形.
【练习】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
(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
2、如图,正方形CEFG的边GC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延长CD到H,使DH=CE,K在BC边上,且BK=CE,求证:四边形AKFH为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