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含义、知道通常每4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能正确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学生在探索平年、闰年分布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引发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出现规律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2005年至2016年二月的月历卡、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2005年至2016年二月的月历卡。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需求
教师谈话:你们是哪一年出生的?大多数同学是2008年出生的,2008年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和激动人心的一年,这届奥运会在我们国家成功举办,而且我国首次居金牌榜第一名。我们国家还是奥运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这一年出生的宝宝都被称为奥运宝宝,我们班有不少奥运宝宝呢,你们每年都过生日吗?过了几次?老师也认识一个和你们同一年出生的奥运宝宝,叫贝贝,可是今年他才过第三个生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据生回答,出示2008年年历表,学生找出贝贝的出生日期,2008年2月29日。
教师谈话:2008年的二月有29天,其它年份的二月都有多少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今年三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是2008年出生的,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以此引入可以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另外2008年正好是闰年,将教材中想想做做的第二题与此情境整合,通过疑问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主动探索,建构新知
1.认识平年和闰年。
出示2005年至2016年二月月历表。(课件出示)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年份的二月天数,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想好后,轻声地与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学生汇报发现:有些年份的二月有28天,有些年份的二月有29天。
教师指出: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相应板书(板书: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 平年和闰年的分布规律。
提问: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有哪几个年份是平年,哪几个年份是闰年?平年和闰年有什么分布规律?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讨论。
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应板帖。(板帖:平年 闰年)
小结:通常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相应板书)
3.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四年一闰。
提问:今年2016年是闰年,那下一个闰年是哪年?2016年的上一个闰年呢?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谈话:年份相近的,我们可以通过加4或减4来推算,但是年份差的比较远的,这样就不方便了,那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我们用加4或减4的方法推算闰年,那说明闰年的年份跟几有关?请大家将闰年的年份数除以4,看看得到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
讨论:如果将平年的年份数也除以4,你估计结果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归纳: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可以怎样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据生回答,指出:公历年份数除以四,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提问:203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1982年呢?
(2)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教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通常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你知道为什么这么规定么?请大家观看一段微视频“你知道吗?”(播放微视频“你知道吗?”)
启发:像这样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是否就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周期完全吻合了?
指出:由于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周期还存在一些误差,所以人们又补充规定,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010年不是闰年。
4.闰年全年的天数。
引导:现在大家对平年和闰年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请你想一想,闰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的天数比平年多一天,所以闰年有366天。相应板书(闰年有366天)。
【设计意图: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教学分成了四个教学层次:1.认识平年和闰年。2. 平年和闰年的分布规律。3.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4.闰年全年的天数。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探究平年和闰年的出现规律及推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初次接触平年闰年的概念,概念最基础,容易建构。
【设计说明】让学生主动探索,从观察中主动发现自己能发现的规律。先让学生完善初步的基础建构,课堂更灵活,更开放,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大。为了凸显“4”,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算一算四个环节。突出了“4”在平年闰年判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教师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平年和闰年,还知道了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学习的怎么样。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说图中信息,判断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观察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指出:季度也是常用的时间单位,从每年的1月份起,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有四个季度。
(2)要求:算出每个季度的天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追问:你知道第二季度有多少天吗?
三、全课总结,评价提高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四、开放作业,构建网络。
制作生日卡片: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既具有首尾呼应的效果,又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资料链接】
1、小知识: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天。这样,每经过4年就多出23时15分零4秒,把这大约多出的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因此,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但由于每4年多算了44分56秒,每400年就多算了3天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就要少增加3天。于是,就有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2、辨平闰不难,尾数一见单,平年不用算。尾数不为单,年份切两段,整百用前段。除以4 来算,平年有余数,闰年刚好完。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和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