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圆形剧场
希腊雅典卫城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单元概述
时限: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4世纪
主要内容: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完善的罗马法体系
学习线索:
雅典民主制的孕育、发展
罗马法的创立、完善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2)城邦:孕育民主政治的摇篮---社会环境
(3)有优秀参政素质的公民---重要保障
2、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3、评价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二、罗马人的法律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条件
(2)评价罗马法
一、蔚蓝色的希腊(多山靠海)——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
3、土地贫瘠刺激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4、海外殖民活动和其他经济文化活动
宽松自由的环境
平等互利的观念
有助于形成开放、探索的民族精神
1、山岭沟壑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
2、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希腊比有何不同?适宜哪一种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
商业活动
思考: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何影响?
中央集权
民主政治
希腊的地理环境(多山靠海)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
内陆广阔,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对比分析
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城邦的突出特征:小国寡民;
(2)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君主专制没有形成;
(3)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商品贸易活跃;
(4)城邦思想文化繁荣;
(5)城邦政治上独立自治,文化上又保持认同;
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有何不同?
古希腊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不同之处在于:
(1)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独立于希腊世界;中国各诸侯国有统管他们的宗主,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
(2)希腊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中国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为君主专制制度。
(3)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重农抑商。
辉煌的希腊文明
古奥运村体育场遗址
宙斯神殿遗址
雅典卫城遗址
《掷铁饼者》
断臂维纳斯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希罗多德
人才璀璨 照耀寰宇
盲诗人——
荷马
荷马史诗辉煌壮丽
三、优秀素质的希腊公民
1、公民的构成:
是由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不属于公民),
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公民的权利:
参加公共活动、参与行政与司法事务
3、公民的素质:
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2、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A、 梭伦改革(前594年)
—— 奠定基 础
B、 克利斯提尼改革(前506年)
—— 正式确立
D、伯里克利时代 —— “黄金时代”
C、 希波战争(前500年至前449年)—— 检验推动
背景:
平民与贵族的反复斗争
内容:
颁布解负令
划分四个等级(财产多寡)
设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意义:
为奴隶制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P95
措施:
重划10个行政区域(按地域)
设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标志:雅典民主制的确立,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意义:
战争影响:
a、贫民雇工的政治地位提高;
b、推动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拥有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贵族权力大大削弱,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意义:
雅典“黄金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A公民权力:
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抽签)
B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全体公民组成)
C常设机构:
五百人会议(抽签产生,处理日常事物)
D监督机构:
陶片放逐法
E司法机构:
陪审法庭(抽签形成,处理重大案件)
F鼓励措施:
发放工资津贴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
3、评价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得与失)
失(缺陷):
A范围:
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奴隶、妇女和外邦人
B性质: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运作方式:
原始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利的滥用和误用(苏格拉底被处死);
D后果:
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得(成就):
A对希腊:
促进了雅典的繁荣,成为全希腊的学校;铸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性格;辉煌文化成就的取得;
B对世界: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选举任期、三权分立组织方式等)
1.(2008宁夏,28)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的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2.(2008年广东文基,29)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500人会议 D.十将军委员会
3.(2008年广东单科,16)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4.(08海南历史,7)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C
A
A
C
(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一、罗马国家的发展历程:
罗马建城(前8世纪)
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建立)
罗马帝国(前27年建立)
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1世纪-2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395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1.起源:习惯法
局限性: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
2.形成:《十二铜表法》(原因、内容、进步性和局限性)
3.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
4. 成熟: 自然法(观念)
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代表:西塞罗(“自然法之父”)
意义:⑴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⑵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罗马共和国的疆域
罗马帝国疆域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概念: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万民法
罗马帝国疆域
罗马共和国疆域
背景:1、对外扩张导致疆域扩大,人口增多,新矛盾凸显;
2、给外邦人以司法保护。
概念: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
项目 公民法 万民法
时间
适用
范围
内容
形式
结果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比较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
前3世纪中叶
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
罗马公民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侧重国家事务
偏轻私法规范
更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注重形式、缺乏灵活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万民法逐步取代公民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2)评价罗马法(作用和地位)
1、作用(维系统治):
(1)共和国晚期(公民法)
(2)帝国时期(万民法)
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维系罗马持久统治的重要工具
2、地位(泽被后世):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⑴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⑵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⑶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与今天的时光隧道: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
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
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
3、局限性(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1.(2008江苏,13)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8海南历史,8)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3、“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
的执政官。”(西塞罗)下列解释最正确的是( )
A、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就是执政官
4、万民法主要用于( )
A、调整财产关系 B、保护自由民的权利
C、制约或消除父系特权 D、保障妇女地位
5、罗马法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 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留下大量的法律文献
C
D
C
A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