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历史中考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单选题
(202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A.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
B.
①《马关条约》②《辛丑条约》③《南京条约》
C.
①《辛丑条约》②《马关条约》③《南京条约》
D.
①《辛丑条约》②《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
(202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掷地有声地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饱受屈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
A.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四川省达州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202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895年春,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废除条约、迁都内地、推行变法。他们要求废除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湖南省岳阳市)“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赞颂的收复新疆的湖南人是(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张之洞
(2021·湖南省岳阳市)将下列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②《甲午风云》③《火烧圆明园》④《渡江侦察记》⑤《建军大业》
A.
③②⑤①④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③⑤①④
(2021·湖南省常德市)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
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021·辽宁省大连市)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
B.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2021·河南省)《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
划分“势力范围”
B.
增设通商口岸
C.
废除科举制度
D.
进行心理征服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
陈化成力战英军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义和团抗击联军
D.
聂士成天津殉国
(202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有学者说:“《辛丑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赔款之苦,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据此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 )
A.
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
B.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D.
使中国社会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120年前,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的《辛丑条约》。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21·广东省)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
A.
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
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
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2021·江苏省宿迁市)“这一条约的签订,侵略者就可以对清政府随时军事控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一条约”是(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四川省眉山市)19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于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021·山西省)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马关条约》签订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辛丑条约》签订
(2021·青海省)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 )
A.
《瑷珲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河北省)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指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英法联军的侵略
C.
义和团运动
D.
八国联军的侵略
(2021·江苏省苏州市)如图是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021·江苏省苏州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
A.
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B.
革命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C.
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人心
D.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2021·甘肃省天水市)“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活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这些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四川省德阳市)李鸿章曾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李鸿章评说的战争是( )
A.
中英鸦片战争
B.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1·湖南省怀化市)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浙江省台州市)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浙江省舟山市)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说:“明年乙未和议成。……南海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这里所说的“乙未和议”是指( )
A.
中英和议签订《南京条约》
B.
中国与列强和议签订《辛丑条约》
C.
中日和议签订《马关条约》
D.
中国与英法和议签订《北京条约》
(2021·云南省昆明市)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面对外来入侵,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率领装备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这一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 )
A.
张之洞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2021·四川省广安市)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
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2021·云南省)如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虎门销烟
B.
戊戌变法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2021·云南省)1895年5月,台湾人民群情激愤,“一律准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台湾人民群情激愤”是因为(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021·湖南省湘潭市)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2021·江苏省无锡市)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1·四川省遂宁市)“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
A.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021·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895~1945年50年间,台湾离开了祖国怀抱。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二、问答题
(2021·吉林省)列举下列战争中的战役各一例。
甲午中日战争--
______
。
北伐战争--
______
。
人民解放战争--
______
。
三、材料解析题
(2021·四川省遂宁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习主席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以下资料呈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经历。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苦难中铸就辉煌】
材料一: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将士在“漫漫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摘抄材料原文不得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征途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探索中收获成功】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围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在毛泽东和邓小平领导下分别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什么道路?
(3)【失误后拨乱反正】
材料三: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请联系相关知识指出图中A处挫折所指代的事件?并回答在B处转折性历史事件中,我们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4)【奋斗后赢得未来】
材料四:2021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胸怀祖国、坚韧不拔、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的普遍赞誉。请你写出人们对图1、图2科学家的赞誉称号?并回答图3中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了怎样的科学成就?
(5)材料五: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举行,对于美方的“待客之道”,在首次会议的开场白中,杨洁篪严正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如图是这次战略对话后很多中国人争相转载朋友圈的一张对比图,体现了国人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如今外交上的“霸气回应”,你认为中国外交底气显著增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认识?
(2021·湖南省岳阳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您提到了庚子赔款。当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中国被劫掠之后,还被迫付出天价赔偿金,
4亿5千万两纹银。……美国虽没有出兵,竟也拿到总赔款的7.32%。
--台湾女主持人黄智贤《对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回应》
材料一中,美国通过什么条约从中国勒索到巨额赔款?这一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的《九国公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美国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目的?
(3)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在街头张贴的宣传海报《
HELP
CHINA!CHINA
IS
HELPING
US》
1941年12月,日、美之间发生的什么事件,促使美国政府加大“HELP
CHINA!”(帮助中国)的力度?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CHINA
IS
HELPING
US”(中国正在帮助我们)?
(4)材料四
中国日报
4月13日电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美国务卿布林肯的涉疆言论:美国一些人喋喋不休重复着新疆发生“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处心积虑地污蔑抹黑中国,花样不断翻新,现在又居然要玷污雪白的棉花。……新疆繁荣稳定、民族和睦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美方涉疆谎言必将破产,以疆制华图谋注定失败。
--《外交部:美方涉疆谎言必将破产以疆制华图谋注定失败》
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玷污雪白的棉花”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美国不断改变对华政策,其不变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2021·吉林省)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材料一中“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名称。
(2)材料二: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写出一项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
(3)材料三: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外交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请写出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1·四川省南充市)当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美国崛起】材料一: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的主要贡献。
(2)【中国亮剑】材料二: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根据材料分析这次战争的影响。
(3)【中国腾飞】材料三:见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丑条约》为什么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从屈辱外交走向强硬外交的原因。
(2021·山东省潍坊市)三千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方寸之间;三千多年后,“中国”成为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如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据《宅兹中国》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
(2)材料二: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到了清朝,“一个中国”的概念及其疆域最终形成和确立下来。
——据《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元朝是怎样实现“转变”的?这一“转变”对“一个中国”的最终形成和确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这样描述中国大历史。
阶段
主题
黄帝时代至秦统一前
中国之中国:中国民族自竞争发展、自团结之时代
秦统一至清朝末年
亚洲之中国: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之时代
清朝末年至今
世界之中国:中国民族、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
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个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C
23.【答案】D
24.【答案】C
25.【答案】C
26.【答案】B
27.【答案】A
28.【答案】D
29.【答案】C
30.【答案】D
31.【答案】D
32.【答案】B
33.【答案】B
34.【答案】【小题1】黄海大战
【小题2】汀泗桥战役
【小题3】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35.【答案】【小题1】艰难险阻: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环境恶劣。影响: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小题2】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小题3】A处挫折:“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B处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小题4】图1:“两弹元勋”;图2:“杂交水稻之父”;图3: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小题5】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路是艰难曲折的;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探索奋斗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6.【答案】【小题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小题2】华盛顿会议;门户开放。
【小题3】日本偷袭珍珠港;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和牵制着日军的有生力量。
【小题4】图谋以疆制华;国家利益。
37.【答案】【小题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小题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小题3】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小题4】国家综合国力。
38.【答案】【小题1】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制定1787年宪法。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摆脱了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题2】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小题3】原因: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小题4】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世界爱好和平民主力量的增强。
39.【答案】【小题1】西周实行分封制。
【小题2】元朝灭掉了其他政权,统一全国;到了清朝,“一个中国”的概念及其疆域最终形成和确立下来。
【小题3】亚洲之中国,从秦汉至清中后期,中国整合为大一统帝国,成为亚洲朝贡体系的中心,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交流战争在亚洲各国之间进行。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