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
一、课题概述:
《圆的认识》是西师大版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因此《圆的认识》是这一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二、教学思想:
这节课主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的认识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自主学习圆规画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河北省内丘县平安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 2、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生活中有许多圆形的物体,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3、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乐意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中学习,能积极动手参与。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课本、课件,圆规、纸片及剪刀一把。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3、说到圆,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现在请拿出你们的画圆工具,试着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 1、口答学过的平面图形。
2、观察它们的异同点。
车轮上有、碗口是圆的、扣子是圆的、硬币也是圆的、手表面也是圆的…… 复习旧的知识,引出新的平面图形。
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认识到圆应用的广泛性,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
二、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一)、自学画圆 研究圆的画法
1、刚才已经认识了圆,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呢?
2、用哪一种方法画圆既正确又方便呢?
3、说说怎样用圆规画圆(介绍圆规的各部分)。
4、师生共同板演。
提问:用圆规画圆应注意哪些问题?
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请同学们拿起你的圆,看一看,摸一摸,同桌互相说一说圆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你们知道吗?就是这种曲线图形,里面还藏着许多秘密呢!
(二)、探讨圆心。
圆有哪些特征呢?
1、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圆形纸折一折,等会儿你一定会有许多发现。
2、现在请把你的圆形纸打开,认真观察这些圆内的折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没错!这一点是圆中心,我们把它叫做圆心,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板书:O
(三)、探讨直径。
刚才同学们说圆内有许多折痕,这些折痕也有一个名称,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圆的直径, 1、师画出一条直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板书:d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直径?
3、用尺子沿着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4、圆里除了圆心、直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名称,叫半径,现在老师画出一条半径,请注意观察。
5、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d=2r,r= 1/2 d (在同圆或等圆)
讨论:圆的半径和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定位 定大小
1、四人小组尝试画圆,看谁的方法多。
(用手画、沿圆形物体画一圈、用圆规画。)
2、分别展示自己画的圆。
3、回答:用圆规画圆。
4、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并剪圆。
5、学生观察并小声地相互交流(圆是平面图形。圆的边很光滑, 而且还是弯曲的。)
1、学生自己折纸.。
2、我发现圆形纸片里有许多折痕。所有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3、标上圆心。
1、生看师画。
2、小组相互补充交流: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3、动手操作。画直径。(直径有无数条。)
4、学生观察。
5、自己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深刻、准确地理解有关圆的数学名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及时的练习有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
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三、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1、判断,并说明理由。 ①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直线叫半径。 ( )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
③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 )
④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2、用圆规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直径是3厘米的圆。
3、在一张长方形纸上设计一个最大的圆。 1、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2、先相互说说,再动手画画。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题量虽然不多,但涵盖了今天所有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内化了新知。
四、课堂总结,扩展思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有哪些遗憾的地方? 说说自己今天的收获或困惑的地方。
通过让学生总结既可以达到对新知识的回顾,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一次反思、评价。
五、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定位置
半径(r)——定大小——无数条——相等
直径(d)——无数条——相等
d=2r r=d÷2 (同圆或等圆中)
八、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我采用5分制进行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来进行评价。自评与互评主要是针对在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小组交流这三方面进行评价;师评有交流时的随机评价和针对性评价,主要针对回答问题、操作过程、课堂练习及在某方面的独到见解上来进行的评价。像画圆,有的学生用手中带绳的饭卡和铅笔来解决,师评上就有创意分。
九、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我在设计时想到的是:不仅仅让学生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去认识圆,让他们不仅要动脑想,动口说,还要动手折、画、量,使他们在活动中生成知识,在活动中学习新知。 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学之前学生对它已有初步的直观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经验,该学生充足的时间,足够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活动,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形成表象,掌握圆的特征,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体现了“再发现”的乐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