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形状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师:老师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幅太阳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
(出示幻灯片)
生自由汇报,师板书关键词:两边一样
??2、猜一猜。
? 师:你们的眼睛真厉害!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不过他们想跟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如果你们猜出来了,它才会出现。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蝴蝶、天安门、脸谱、树叶的一半 )
生回答完后,师再出示完整的图案。
3、找一找
师:恭喜你们,猜对了。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请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对称”,这样的图形我们也把它叫做对称图形。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学生自学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接下来请大家仔细阅读P29页例1,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
2、小组合作——剪一剪
师: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剪刀和纸张,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好吗?(小组合作)
3、作品展示
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剪出来的吗?(生汇报)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在汇报的时候,都提到了要剪一个对称图形,先要怎么做?(对折)
4、师示范:对,把一张纸对折后,画出图形的一半,沿边缘剪开,打开后,剪出来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了。(师现场剪一个)
5、画一画,认识“对称轴”
师:现在请你们将刚才剪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有一条折痕)
师:老师刚刚剪的爱心也有一条折痕,这样的折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对称轴)“轴”一般是指一个物体的中心,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根据这条对称轴把图形对折,图形的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我们也可以叫做“轴对称”图形。
师:这个对称轴该怎么表示呢?(我们先用尺子对齐这条折痕,再用虚线画下来。)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尺子,用虚线画出书上的“树、爱心、葫芦”的对称轴。
6、辨一辨
师:画完了吗?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认识了“对称轴”,还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么你们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汇报)师:是的,我们只要把这个图形对折,如果图形的左右或者上下两部分完全一样,就可以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了。否则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7、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到这样的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轴对称物体,真了不起,老师也收集了许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你们想看吗?(出示图片)
8、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三、过关检测---闯关练习
师:孩子们,你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接下来,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智勇大闯关“吗?
1、第一关: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第二关: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3、第三关:这三个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请在先准备好的图形上折一折、画一画。
4、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规则:说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这句话后,摆一个对称动作,不准动,装做木头人停一下,再说一遍,再摆一个不同的对称动作……
四、课堂小结
生谈收获,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