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 四年级上册 活动3 信息交流与安全 第11课 电子邮件我收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5) 四年级上册 活动3 信息交流与安全 第11课 电子邮件我收发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7-20 12: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子邮件我收发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能使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软件开展网络交流拓展生活空间”,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与信息交流的手段,能够顺畅的进行网络交流。本课以电子邮件作为讲解内容,通过收、发、回复电子邮件的学习,开展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网络交流,同时引入电子邮件中附件、通讯录功能,让学生感受电子邮件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的便捷,体会网络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变化,并拓展了他们的生活空间。
二、学生分析
通过前期对学生的了解,由于硬件及网络环境所限,五年级学生在校未系统学习过网络相关操作知识,多数学生拥有电子邮箱,但没有发过电子邮件,对电子邮箱的功能不太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认为电子邮箱是爸妈用的。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设计了“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把邮件的收发、附件的使用及利用通讯录群发邮件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游戏活动中,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电子邮件分享和整理信息。由于硬件及网络环境所限,同一IP地址不能连续多次进行邮箱的申请,课前为全班学生申请了电子邮箱。
三、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电子邮件地址的组成,并能收发、回复电子邮件。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电子邮箱中通讯录的作用,并能群发邮件。
3、能够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网络交流,感受电子邮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够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利用通讯录群发电子邮件。
(二)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电子邮箱中通讯录的作用。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使其乐学;采用任务驱动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想学;给予有效的学法指导,组织协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使其会学;同时以有效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学习材料,为学生提前申请好一个上课时用的邮箱(网站注册有限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部分
课前2分钟播放一段关于通讯工具演变的视频短片。
(二)新课导入部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问:
1、影片最后的@符号让你想到了哪种通信方式?
2、同学们使用过电子邮件吗?觉得它有哪些优势?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1、电子邮件
2、预设:方便、快捷、环保、内容丰富…… 激发兴趣
(三)探索新知,动手实践部分
活 动








1、提出问题:
谁有自己的电子邮箱?
能和大家分享一下电子邮箱地址吗?
电子邮箱地址由几个部分组成?
2、学习学生支持材料中关于电子邮箱地址格式的内容。
教师摆放错误名称,学生纠错。
3、如何申请电子邮箱?
教师引导:
1、按照提示完成注册。
2、用户名及密码设置时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自主学习
准确说出组成电子邮件地址的三部分名称
同学观察课件。
学生回答:
易记,安全…… 对电子邮件和电子邮箱形成概念认识,为任务活动做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 动










发 1、认真观看视频,学习收发邮件的方法。
教师播放自学视频。
2、 布置任务“找朋友”,出示要求:
根据信封中纸张的颜色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颜色,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告诉你的好朋友。
发送邮件的方法自学学生支持材料。
3、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问题:
1、登陆时用户名输入错误。
2、邮箱地址输入不完整,造成发送失败。
4、展示并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引出邮件的回复与添加附件,教师进行演示。
5、布置任务:将代表自己心情的图片以附件形式回复给朋友。
7、教师巡视指导。
8、总结、评价任务收获。 观察,总结。
学生根据要求学习学生支持材料,完成实践活动
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邮件的收发、回复、添加附件 利用学生已有基础将知识内容融入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掌握或巩固技能,并通过相互协作和感情交流,感受到是电子邮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活 动










件 1、引出游戏“骇客任务”
游戏规则:将自己手中的信息线索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共享给全班每位同学,同时通过全班同学的共享线索进行汇总,解决自己手中的未知线索。
2、提出问题:
如何快速将信息通过邮件共享给全班每位同学?
如何快速输入多个电子邮箱地址?
过年群发拜年短信借助了手机中的什么功能?
3、通过学生演示或借助学习材料辅助学生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提供最后线索解密,完成任务。
学生预设答案:
逐个发送邮件
使用群发功能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阅读学生支持材料,完成此任务。
学生解密获得结果 通过游戏,巩固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联系生活体验手机群发短信,理解电子邮箱中通讯录的用处。同时使学生在分享信息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手段将全班同学凝聚在一起。
(四)课堂总结评价部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 价 1、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或快乐的感受通过电子邮件分享给身边的人,可以是同学、朋友、父母、老师……
2、和学生一起体验分享的内容。 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分享感受 将电子邮件与实际学习生活相联系,体验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网络交流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总 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都掌握了电子邮件的哪些知识?
2、你以后准备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什么?
3、教师总结,在快乐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这种技能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很多即时通讯软件中,比如:QQ、微信,论坛等等,可以使我们更加顺畅的进行网络交流,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申请邮箱、收发邮件、添加附件、使用通讯录
学生畅所欲言
(五)课后作业部分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向周围的朋友展示自己,拓展了生活交往空间。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些因特网的基础知识,本课是在学习申请电子邮箱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电子邮箱和电子邮件有正确的认识与区分。让学生通过网络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技能,同时体会到利用电子邮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情感交流。
课堂上通过和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实际与体验使学生了解邮箱名与密码创建的要领代替传统形式上老师再三强调用户名和密码的重要性,并且达到了预想效果。
通过游艺活动的设计,是教学重难点只是孕育其中,层层递进,课堂上课堂有点活跃但有序,学生利用电子邮件与老师的交流,齐心合力攻破老师的难关,较好地贯彻了以学生为主,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虽然在本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也有其闪光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成功的体验,而且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与激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