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光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探讨,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生词。通过默读、浏览、跳读等方法,快速读课文,获得最关键信息。
2.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三处灯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3.聚焦“一星火光”的场面,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三处灯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聚焦“一星火光”的场面,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郝副营长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图片导入,揭示新课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请欣赏。谁来说说感受?(课件出示)能用四个字的成语来形容吗?(灯火通明、灯火辉煌)
2.灯光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假如没有灯光,会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出示《灯光》)(板书:灯光)
3.齐读课题
漆黑的夜晚,灯光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和希望。在著名战地记者王愿坚的眼中,灯光又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王愿坚。
4.王愿坚简介。(课件出示)
王愿坚,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后来成为报社编辑和记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足迹》等。
课前布置大家预习了,下面来检验一下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词。(采用不同的形式)
(课件出示:陷入 憧憬 璀璨 围歼
阻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千钧一发)
这里有几个词语较难理解。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
(2)形容珠玉、灯光等光彩耀眼。( )
(3)自己对自己说话。( )
(4)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
通过预习,郝副营长初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说说郝营长的特点。
以“灯光”为课题,那文中有几次灯光的描写呢?
三、默读课文,寻找“灯光”
1.围绕导读要求,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三处描写灯光的句子。(天安门前的的光、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2.看看分别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画出相关句段,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
(三处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第一自然段)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第四自然段)
(3)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第九自然段)
4.分组读读这三处灯光。
这三处灯光都表达了什么呢?
四、快速浏览课文,理解“灯光”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三处灯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可以从课文找出说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1.快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1)第一处灯光,是作者晚上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时看到的。
(课件出示:天安门夜晚广场图片,让学生谈谈感受。)
①读出自己的感受。(充满光明、温暖)
第二处灯光,是当年在战场上,一场歼灭战之前的夜晚,战斗英雄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灯光,在看双膝上救赎中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图画。
①感受到什么?(板书:羡慕)
②默读第七自然段,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郝副营长的羡慕?
③“憧憬”是什么意思?(板书:憧憬)
④郝副营长的美好向往是什么?
深情地齐读出郝副营长的美好愿望。(“赶明儿胜利了……该多好啊!”)
(3)找出第三次灯光。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①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
②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五、聚焦“灯光”,理解课文
1.说说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出示课件18)
①学到这,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②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
(1)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
(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2)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十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①“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②“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板书:光明)
③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④“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而牺牲自己。)
3.再现“灯光”。
(1)教师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生命之光依然那么璀璨无比。(板书:牺牲 璀璨)
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更清晰。
4.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还有哪些?(出示图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
(出示:英雄的高度,是一个时代敬仰的高度。任何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英雄。不同的时代,会造就不同的英雄。生活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应该让我们感到自豪。战争年代的英雄,战功显著,引人瞩目,千古流芳。而和平时代的英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业迹,但是在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英雄的精神。他们英勇正义,无私奉献,临危不惧,敢于牺牲,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舍生忘死,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5.让我们大声喊出来“英雄!我们向您致敬!英雄!我们向您致敬!英雄!我们向您致敬!”课文学到这里,你发现文章的写法了吗?
六、感悟写法,点面结合
1.快速默读默读8—10自然段,说说作者在描写郝副营长牺牲这一场面时,哪里是点的描写,哪里是面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一星火光是点的描写:如,“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写夜晚的黑暗和战士们着急的场面是面的描写:如,“后续部队……”)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与面鲜明对比,点面结合,突出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牺牲自己对于战斗胜利的重要意义,凸显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七、聚焦灯光,写话练习
1.学完了《灯光》,你对灯光有何新的感悟?分享一下。
可以从思想内容分享,可以从写作手法分享,也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觉去分享。
八、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1.阅读《囚歌》、《毛主席在花山》。
2.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和《我的中国心》。
板书设计:
8 灯光
↙↖
光明→羡慕→憧憬→牺牲→璀璨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