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绝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绝弦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1 11:38: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全文,并达到记诵。
2、感受知音的纯挚友谊。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1、由“朋友”这个词引入本文。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在他和弟子编篡的《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一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生来说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生谈理解。
3、聊由朋友这个词想到的诗句。
4、读读课题,强调“弦”字的读音。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快速自读课文。
2、谈一谈初读文言文的感受。(有点难理解;有些拗口……)
3、师点评大家感受:的确如你们的感受。但是,老师要告诉你们的秘诀是,只有把文言文读好了,读通顺了,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大家刚才的困惑会迎刃而解。
4、跟着老师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5、展示全文节奏。
6、生再大声读。
7、请生根据节奏朗读全文。(配乐)
(三)精解课文
1、了解主人公
师:几遍读下来,想必大家一定知道这个故事写的是哪两个人之间的事情?(生:俞伯牙 钟子期)师板书
2、解读第一句话
师: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中的“鼓”和“善”各是什么意思?
生:“鼓”就是弹,“善”就是“善于”。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中注释知道的。
师:学习文言文,书下的注释很重要,它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拐杖。
师:请全班齐读第一句话,读出两个人的不同。
3、解读第二、三句话。
(1)出示默读要求:勾出文中具体让自己感受到了当伯牙鼓琴的时候,子期善听呢?
(2)生默读并思考自己的理解。
(3)生汇报刚才的默读成果。
A生读第二句。(师出示这个句子)生继续谈理解。(师强调“好啊”是一种赞美,“志”是心里想的意思。)
师过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时候,如果你是子期,你的眼前仿佛会出现一座什么样的高山?
生逐一谈:巍峨、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师相机引读)
师生合作读第二句。
师小结:“善哉”是对伯牙鼓琴的赞叹,“兮”也是语气词,同样体现了一种由衷的赞叹。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体会文中人物的话外之音,空谷之响。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句。(师强调“哉”和“兮”这两个语气词。)
4、学习第四句。
(1)师过渡。(高山也罢,流水也罢,善鼓琴的伯牙所弹,善听的钟子期都能把它听懂。这就是一一师出示第四句话。)
(2)生齐读这个句子。
(3)在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念”字,在前面文中还有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请大家找一找。(生汇报:志)
(4)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文言文,这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5)齐读本句。
5、揣摩伯牙的心情。
(1)生观看老师课前准备的小材料。
(2)根据材料聊一聊伯牙此时的心情。(生:兴奋、高兴……)
(3)设想自己此时就是伯牙,对子期说一句话。(师相机板书)
(4)再读课文第二、三句话,在读中体会伯牙高山般的志向,流水般的情怀。
师过渡: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所谓(生适时汇报:知己)师相机板书。
6、学习最后一句话。
(1)师过渡:他们相约,第二年中秋之夜在老地方约会。伯牙一片欣喜赴约,可子期并没有如约而至,伯牙见到的只是子期冰冷的坟墓。此时的伯牙,纵有千言万语诉说,他把所有的话化作琴声。(放“高山流水”音乐。)
(2)生齐读最后一句。
(3)听课文最后一句配乐朗读。(生感受低沉的琴声中隐藏着伯牙的伤心,悲痛……)师引导:这就是人生苦短,知音难觅,造化弄人。
(4)体悟并交流伯牙断的不仅仅是弦,不仅仅是琴,而是心。
7、师生合作读完全文。
(四)小结。
伯牙鼓琴,善鼓琴,因世间再无子期,再无子期这样的知音而使得高山流水终成绝响,人世间也因此而多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