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与意境》
一?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表现手法、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本课所选作品涵盖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和工笔两大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画的传神与意
境。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
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
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传神与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绘画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从构图、笔墨、题材等方面进行鉴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映示《清明上河图》学生都熟悉的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中国古代传统绘画。
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魅力。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中国绘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二? 讲解新课
映示图片投影?
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教师播放一段平缓柔和的琵琶曲,感受乐曲带来的平缓心境更易进入画面所表现的故事当中?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主要讲解 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画面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讲解中国画的艺术手法---工笔,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2、欣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对比《韩熙载夜宴图》??
讲解中国画的艺术手法----写意,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分析欣赏作品的用笔以及神态,用笔简练概括,略带夸张变形?但动态生动,寥寥数笔表现了一个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神态毕现。
三??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表现手法以及用笔设色等方面鉴赏八大山人的《荷花水禽图》。
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写意荷叶的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
水鸭的画法,简率放逸,形象洗练,一幅白眼向天的情景。画面所表现了空灵孤独的意境。
介绍画家八大山人
与前面所欣赏的作品做对比,由人物画导出中国画的另一形式之一-----花鸟画
教师讲解:中国花鸟画大多是在写生的基础上通过象征、寓意等手段,将自然界中美的花鸟虫鱼与我们人或者事发生关联,创作的作品,表达了画家的志趣情操和内心感受,表达的是一种意境。
大家一起欣赏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教师从构图、笔墨以及象征寓意等方面作出引导?
四??作品欣赏
欣赏古诗,导出山水画《庐山高图》,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另一形式----山水画
教师讲解:山水画主要描绘的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审美意识。山水画在描绘物象上,画家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 从构图、笔墨以及空间处理上进行鉴赏作品。山石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即“三远法”。
欣赏作品《溪山行旅图》,从构图以及笔墨等方面分析。
作业:?
欣赏《渔庄秋霁图》,观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对作品作出简短分析。
五??全课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你对中国画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画的材质、表现形式以及题材分类,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同时也领略了它们的传神与意境,今后我们也要多学习多动手临摹,画一画中国画,真正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