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音乐欣赏课
《保卫黄河》
七年级
下册
《保卫黄河》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安排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欣赏
《保卫黄河》
2、音乐知识。
A、轮唱的效果
B、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赏合唱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
2、
通过听赏、歌唱其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
2、教学难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MP3音乐、mp4视频音乐
聆听《保卫黄河》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音频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原籍是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书。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1928年,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1930年初,到法国半工半读,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1935年夏回国,不久即投入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内地宣传抗日。1938年11月应聘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任音乐系主任。1940年赴苏联莫斯科。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及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此外,还有一些独奏曲及音乐论文。
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山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欣赏(一)
小结: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
速
度
力
度
音乐情绪
中
速
稍
快
强
高亢激越
振奋人心
速度
力度
音乐情绪
作品欣赏(二)
A、全曲主弦律共演唱几遍?
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器乐→齐唱
B、作者在歌曲中巧妙的运用了将声部不断地扩充、力度不断地增强的创作手法,听后使你联想到什么意境?隐喻了什么主题思想?
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不断增强,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
互动-----我也来轮唱
再
见
领悟音乐的人,能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
----贝多芬